正在建設的藍星化工新材料江西星火有機硅廠總投資80億元的40萬噸/年有機硅單體及下游產品一體化工程,一期年產能20萬噸。據悉,這個工程將支撐該廠繼續做大做強單體規模,開發延伸下游精細化工產業鏈,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其中,有機硅上游項目包括硅粉加工裝置、氯甲烷合成裝置、甲基單體合成裝置、甲基單體分離裝置、二甲水解裝置、裂解及環體蒸餾裝置、燒堿裝置改造;有機硅下游項目以法國羅地亞公司BSI的成熟技術為基礎,設置8個車間,有26條生產線,產品共500個品種。他們將加快下游深加工產品硅樹脂、硅橡膠、硅烷偶聯劑及硅油和二次加工產品的開發,壯大有機硅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其中,首個下游生膠產品裝置目前已經全面完工,具備開車條件,5月初將正式投產。
經過努力和攻關,星火有機硅單體裝置的能力已經從1997年的年產1萬噸發展到現在的年產20萬噸。該項目建成后,加上正在進行的現有20萬噸擴30萬噸有機硅技術改造項目,星火廠的有機硅單體產能將上升到年產5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有機硅單體生產基地。
有機硅產業特有的鏈式結構,星火有機硅廠致力于循環經濟模式的建立,以資源的再利用為核心理念,引進了一大批依附于有機硅產業鏈的企業,消化和處理有機硅單體副產物和廢料。今年1月19日,中國藍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卡博特公司又在北京簽約,決定擴大在江西的氣相二氧化硅產能。擴產后,氣相二氧化硅生產能力將在2011年達到1.5萬噸。雙方還計劃在裝置穩定運行后進一步擴建,將年產能提高到2萬噸,年可處理星火廠副產物甲基三氯硅烷6萬噸以上。
目前,該廠與35家引進的關聯企業之間已形成了這種循環共生關系,初步構建了“星火有機硅工業生態鏈”。這一鏈條將企業結成了緊密的共生關系,使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實現雙贏。企業通過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資和能源,探索出了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其中,有機硅上游項目包括硅粉加工裝置、氯甲烷合成裝置、甲基單體合成裝置、甲基單體分離裝置、二甲水解裝置、裂解及環體蒸餾裝置、燒堿裝置改造;有機硅下游項目以法國羅地亞公司BSI的成熟技術為基礎,設置8個車間,有26條生產線,產品共500個品種。他們將加快下游深加工產品硅樹脂、硅橡膠、硅烷偶聯劑及硅油和二次加工產品的開發,壯大有機硅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其中,首個下游生膠產品裝置目前已經全面完工,具備開車條件,5月初將正式投產。
經過努力和攻關,星火有機硅單體裝置的能力已經從1997年的年產1萬噸發展到現在的年產20萬噸。該項目建成后,加上正在進行的現有20萬噸擴30萬噸有機硅技術改造項目,星火廠的有機硅單體產能將上升到年產5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有機硅單體生產基地。
有機硅產業特有的鏈式結構,星火有機硅廠致力于循環經濟模式的建立,以資源的再利用為核心理念,引進了一大批依附于有機硅產業鏈的企業,消化和處理有機硅單體副產物和廢料。今年1月19日,中國藍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卡博特公司又在北京簽約,決定擴大在江西的氣相二氧化硅產能。擴產后,氣相二氧化硅生產能力將在2011年達到1.5萬噸。雙方還計劃在裝置穩定運行后進一步擴建,將年產能提高到2萬噸,年可處理星火廠副產物甲基三氯硅烷6萬噸以上。
目前,該廠與35家引進的關聯企業之間已形成了這種循環共生關系,初步構建了“星火有機硅工業生態鏈”。這一鏈條將企業結成了緊密的共生關系,使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實現雙贏。企業通過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資和能源,探索出了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