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廣東外經貿整體上呈現出起步良好、第二季度受“非典”影響有所波動、第三季度明顯向好的發展態勢。1-9月全省進出口總額2009.30億美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出口1067.10億美元,增長25.1%;進口942.20億美元,增長26.6%。實現貿易順差124.90億美元,同比增長15.4%。進出口占全國比重為33.1%,其中出口34.7%,進口31.6%。外商直接投資新簽項目5440個,增長4.4%;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61.96億美元,增長29.9%;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資107.12億美元,同比增長19.1%。
一、主要特點
(一)對外貿易
1、出口額逐季攀升,第三季度出口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廣東出口額分別為305.13億美元、352.75億美元和408.51億美元,其中第三季度出口創歷史新高。從第三季度出口情況看,單月出口同比增幅逐月提高,分別為22.0%、22.6%、25.7%。
2、加工貿易單月出口超百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出口增長強勁。從貿易方式看,加工貿易單月出口首次突破百億美元,8、9月分別達101.48億美元和117.70億美元,同比增長22.1%和23.4%。從經營企業看,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出口再創歷史新高,9月份分別達95.66億美元和12.08億美元,同比增長32.8%和167.6%。1-9月一般貿易出口增長29.2%,加工貿易出口增長23.1%;三資企業出口增長33.1%,私營企業出口增長1.7倍。
3、對主要市場出口形勢良好。1-9月廣東對香港出口增長22.0%、美國增長22.2%、歐盟增長37.7%、日本增長26.3%、東盟增長17.0%、中東增長39.8%、臺灣增長15.3%、韓國增長54.8%。對上述主要市場出口額達955.30億美元,占出口總額89.5%,其中對香港、美國和歐盟的出口額分別達374.19億美元、262.23億美元和148.89億美元。
4、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勢頭強勁,帶動整體出口增長。1-9月機電產品出口685.20億美元,同比增長33.0%,高新技術產品(含部分機電產品)出口32.07億美元,增長49.7%,增幅分別高于總體水平7.9和24.6個百分點,占出口總額比重為64.2%和30.1%。133家重點企業1-8月出口402.35億美元,增長17.1%,占出口總額43.9%。
5、各區域出口全線飄紅。1-9月,珠三角地區出口10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25.0%,出口增量占全省出口總增量的94.4%。東西兩翼和山區出口53.94億美元,增長28.5%,其中粵東增長19.9%,粵西增長37.9%,粵北增長36.2%。深圳、珠海、佛山、中山、韶關、梅州、陽江、湛江、清遠、揭陽、云浮的出口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進口規模繼續擴大。1-9月廣東進口942.20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最高水平。其中9月份高達130.4億美元,創單月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7.9%。
(二)利用外資
1、招商引資潮重現,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大幅回升。隨著“非典”疫情的解除,6、7、8月新簽外商直接合同外資呈現大幅回升,單月同比分別增長44.7%、34.7%和54.8%。其中7月份新簽外商直接合同外資達33.45億美元,創近3年來單月合同外資的新高。
2、外商投資項目規模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擴產保持良好勢頭。1-9月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平均合同外資297.72萬美元,同比增加58.29萬美元。新批大項目多,總投資和凈增資超1000萬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項目432個,同比增加30個,合同金額74.39億美元,增長9.6%。其中有4家外商投資企業(新會亞太紙業廣東有限公司、深圳深超半導體有限公司、深圳聯運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廣州大亞灣MMA項目)總投資超億美元。
3、第三產業成為吸引外資的主要增長點。1-9月,廣東第三產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合同外資和實際吸引外資分別為31.72億美元和29.4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0.5%和42.7%,比總增速高30.6個和23.6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分別增長181.9%和47.4%,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增長146.4%和145.2%,金融保險業增長542.5%和141.4%。外商直接投資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合同外資占總投資19.6%,實際吸收外資占27.5%,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3.8和4.6個百分點。
4、發達國家(地區)直接投資增勢迅猛。來自德國、韓國、荷蘭、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實際到位資金分別增長1.3倍、3.1倍、3.2倍和2.6倍;美國、香港、臺灣也分別增長35.1%、21.0%和24.4%。1-9月直接投資實際到位資金排前十位的國家(地區)依次為:香港、維爾京群島、美國、臺灣、日本、新加坡、荷蘭、澳門、韓國和西薩摩亞。
5、珠三角利用外資增勢良好,東西兩翼和山區引資勢頭強勁。1-9月珠三角地區新簽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達135.74億美元,同比增長23.1%,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資95.74億美元,同比增長18.2%,分別占全省83.8%和89.4%。東西兩翼和山區新簽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26.22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資11.3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0.9%和27.7%。其中清遠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3.74億美元,位于山區市第一,云浮市的合同外資與實際利用外資在山區市中增長最快,增幅為50.9%。
二、增長原因
1、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推動了外經貿的發展。今年以來,廣東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尤其是工業生產大幅增長,為外經貿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緩解了“非典”疫情對外經貿的負面沖擊,使全省進出口和利用外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2、世界經濟轉好和國際需求日趨旺盛為廣東出口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進入下半年,世界經濟溫和回升,國際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保持旺盛。美國消費趨強,美元貶值進一步提升了我省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勢頭強勁,有力地拉動了整體出口的快速增長。
3、外商投資企業在廣東對外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日漸顯現,其出口勢頭增勢不減。隨著外資的大量進入,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在出口中的作用日趨增強。即使在“非典”疫情影響嚴重期間,我省的外商投資企業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的訂單和生產也基本正常,出口規模逐月擴大,其中9月份出口額達95.7億美元,創單月歷史新高。1-9月出口額達657.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61.6%,同比增長33.1%,比出口總增速高8個百分點。
4、珠三角地區已成為世界制造基地之一,有力地拉動了廣東的出口。目前,珠三角地區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配套生產能力,可以直接面向全球市場進行生產和銷售,從而提高了廣東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擴大進出口規模。1-9月珠三角地區出口增量占出口總增量的94.4%,從根本上支持了全省出口快速增長。
5、CEPA及第六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等諸多利好因素的推動。受CEPA的簽署和第六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召開等利好因素的推動,粵港經濟合作進一步加強。在聯合推介大珠三角,重點加強12個方面的合作等方面,我省搶占先機,招商引資高潮迭起,先后舉辦粵港、粵英經貿交流會、網交會、廣博會等大型招商活動。廣州開發區、南沙、大亞灣的進一步開發,石化、汽車、鋼鐵等項目強大的產業鏈帶動效應也正在顯現。豐田、本田等跨國汽車巨頭紛紛在粵拋出其投資或者增資計劃,珠海與臺灣正籌建“海峽兩岸的石化工業區”等,使我省的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強勁增勢。
此外,明年降低出口退稅率、歐盟普惠制今年11月到期,以及企業對人民幣升值把握不定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加快出口進度。
三、存在問題
1、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強化,廣東出口商品受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隨著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廣東農產品、輕工、機電、紡織服裝、五礦化工和醫療保健六大行業的出口均受到技術壁壘的限制。其中農產品受挫最為嚴重,1-9月我省農產品出口下降4.1%。
2、廣東出口、實際利用外資增幅與主要省市差距拉大。1-9月,全國出口總額達3077億美元,同比增長32.3%,京、滬、蘇、浙等省市的出口增勢強勁。雖然廣東出口也表現不俗,但與全國出口增幅比較,仍低了7.2個百分點,占全國出口比重逐月下降,由1月份的37.0%降為9月份的34.7%,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與主要省市比較,出口增勢不如京、滬、蘇、浙。以上4省市1-9月的出口增幅均高于廣東,其中上海和江蘇的出口增幅分別比廣東高出27.8和23.5個百分點。
1-9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資合同外資金額僅比實際吸收外資金額多54.84億美元,而江蘇的利用外資存量達108.40億美元,幾乎是我省的兩倍。今年廣東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增幅逐月回落,由1月份的49.6%回落至9月份的19.1%,而江蘇的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增幅則由1月份的53.4%提高至9月份的72.7%。
四、全年預期
根據當前國內外形勢發展趨勢和前三季度進出口走勢判斷,預計全年廣東外貿進出口可達2630億美元,增長19.0%,其中出口增長18.2%,進口增長20.0%,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但由于去年下半年我省外貿出口基數偏高,今年下半年的增速會相對回落,預計全年出口和進口增幅同比分別回落約6個和6.5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方面,雖然“非典”對我省第二季度的招商引資有所影響,但外商投資企業仍然看好珠三角及我省其他地區。下半年粵港、粵臺、深圳高交會、網交會等大型招商活動將相繼舉行。CEPA的簽署使香港服務業正加速進入廣東。預計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將延續第三季度大幅回升態勢,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將達1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
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