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豐富的煤炭,能源小省浙江缺煤又少氣。如何把新疆的煤炭轉化為浙江居民家庭、工業用氣,昨天的浙江與中央企業合作洽談會上,夢想照進現實。
在浙江與中央企業合作洽談會上,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和浙江簽約了兩個都和用氣有關的項目,其中一個總投資額1228億元,是本次洽談會上的最大手筆,那就是新疆-浙江天然氣長輸管線項目。這意味著,今后新疆輸浙天然氣將有“直通車”。
先來科普一下,煤制天然氣是指煤經過氣化產生合成氣,再經特殊處理(甲烷化處理),生產代用天然氣(SNG)。相對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的能量效率高,是最有效的煤炭利用方式,也是煤制能源產品的最優方式。目前煤制天然氣的技術已基本成熟,是生產石油替代產品的有效途徑。
新疆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受制于鐵路運力不足、運輸成本高昂等問題,無法體現應有價值,于是煤制氣就成了新疆煤外輸的重要方式。此前,浙江省能源集團已計劃在新疆準東地區投資建設年產100億立方煤制天然氣項目。準東是國家規劃建設的第14個能源基地(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較早發展煤電煤化工產業的區域。
不過,有了天然氣之后,還有一個輸送的瓶頸問題。目前新疆的眾多煤制氣企業正在為產品無法順利輸往東部市場而發愁。目前的西氣東輸一線到四線都是石油天然氣以及進口氣,還沒有一條煤制天然氣的專屬管道。準東煤制天然氣未來要進入內地主要通過兩個渠道:一是通過西氣東輸管網;二是建設“點對點”的煤制天然氣管道。浙江能源集團與與中石化合作建設的新疆-浙江天然氣長輸管線項目有望填補這個空白。
對于浙江來說,這是一大利好消息。新疆-浙江天然氣長輸管線項目由中石化、浙江省能源集團、新疆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管道年輸氣能力將達300億立方米,總投資超過1228億元。項目竣工后,新疆眾多煤制氣項目的產品將源源不斷輸往浙江市場。
2011年,全省天然氣總用量超過42億方。一旦新疆-浙江天然氣長輸管線項目投產后,年輸氣量300億方,確保浙能在新疆的煤制天然氣100億方/年輸到浙江。“100億方,相當于目前全省天然氣總用量的2.5倍。”省能源集團投資計劃部相關人士表示,這可以大大緩解現在的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
目前,全省天然氣60%以上的比重都用于工業,如果煤制天然氣順利輸送到浙江,將可以逐步提高百姓家用的比例。至于價格問題,省能源集團相關人士的回答是,價格和現在的天然氣大致相當,或許還會稍微便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