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天津市工業經濟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主要表現在:生產總量大,速度快;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外向型經濟及出口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企業經濟效益與生產同步快速增長,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高。
上半年工業生產運行的特點
一、工業生產快速增長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51.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完成總產值2501.36億元,增長30.2%。從動態發展看,一季度工業生產起步高,產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7.2%,二季度除5月有所波動外,4月、6月份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4.9%和34.0%,工業總體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重工業增長快于輕工業。上半年,重工業完成總產值1879.04億元,增長33.8%;輕工業完成總產值622.33億元,增長20.4%。重工業快于輕工業13.4個百分點。
二、電子行業拉動作用明顯;冶金行業增幅回落
上半年,全市37個行業大類,有35個行業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六大優勢產業完成總產值1762.07億元,增長34.7%,占全市工業的比重為70.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8.2%。在各行業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發展速度快,在全市的比例份額更加突出,是拉動全市工業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該行業上半年完成總產值622.46億元,同比增長53.2%,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24.9%,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3%,拉動工業增長11.2個百分點。移動通信設備、移動電話機、吸塵器、房間空調器、微波爐、半導體分立器件、電子元件分別增長31.2%―77.6%。
宏觀調控的效果已初步顯現,冶金工業生產增勢減緩。上半年,黑色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生產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3.5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比一季度回落30.3個百分點。鋼材產量由一季度的增長55.4%,回落到上半年的44%。同時,冶金行業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也比一季度回落5.9個百分點。
三、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勢強勁,產值比重逼進50%
上半年,本市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在各種經濟類型企業中處于領跑地位。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完成總產值1218.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8%,產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6個百分點,占全市的比重為48.7%,比上年同期提高3.7個百分點,拉動全市工業增長18.4個百分點。私營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完成總產值203.23億元,增長40.9%,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7個百分點。
四、出口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重要一極
上半年,全市工業實現出口交貨值647.7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2%,增速在一季度30%的高平臺上又提高11.2個百分點,出口占銷售產值的比重為26.3%,比去年全年提高1.7個百分點,出口拉動工業增長10個百分點。從行業看,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出口增勢猛,比重大。上半年實現出口交貨值366.21億元,同比增長64.9%,占全市工業出口的一半以上,達56.5%;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及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1.4-32.1%。
五、企業經濟效益提高較快
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70.81點(全國為158.63點),同比提高23.3個百分點,反映工業經濟效益的七項主要指標比上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大部分指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總資產貢獻率12.68%(全國為11.76%),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12.47%(全國為115.6%),提高10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2.19次(全國為2.04次),加快0.12次;成本費用利潤率7.81%(全國為6.79%),提高0.99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9.2萬元/人(全國為8.3萬元/人),增長29.4%。1-5月份完成產品銷售收入2084.57億元,同比增長36.3%(全國為33.7%);實現利稅總額226.23億元,增長41.0%(全國為34%);其中實現利潤總額150.53億元,增長53.2%(全國為43.7%)。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稅增速進一步加快,有力地推動了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
當前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問題
一、電力、煤炭、運輸等瓶頸依然突出
據從市電力公司了解,今年在全國電力供應普遍趨緊的形勢下,天津地區的電力問題表現為暫時的電力供求不平衡,迎峰度夏壓力很大。今年本市最大電力負荷將達到510萬千瓦,而最大可用電力約為469萬千瓦,加上電煤供應、電網故障以及居民空調用電變化等不可測因素,實際電力缺口約為60至80萬千瓦,其中有部分可以通過移峰填谷彌補。為此,針對工業,特別是用電大戶的限電將不可避免。煤炭及運輸方面,目前全國鐵路貨物運輸全面吃緊,全路貨物列車請求滿足率一季度為43.3%,4月份為39.2%,5月份為42.6%,其中煤炭運輸列車請求滿足率一季度為66.4%,4月份54.2%,5月份53.1%,而這種趨勢短期內很難有大的改觀。運輸的緊張造成本市電力用煤庫存維持5-6天,比年初少2-3天。
二、銀行短期貸款收縮,部分行業應收帳款增加
據部分企業反映,目前,一些有市場、有需求的企業貸款困難。另外,部分行業的應收帳款增長較快。截止5月底,本市工業應收帳款648.51億元,同比增長24.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1.9個百分點(上年同期應收帳款同比下降7.9%)。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新增64.95億元,增長58.5%,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新增均超過10億元,分別為17.83億元和10.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5%和40.1%,金屬制品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分別新增6.92億元和6.34億元,增長32.8%和30.7%。
三、原材料及動力購進價格高位運行對有市場、有訂單企業效益產生影響;部分行業產成品占用增加
上半年,本市工業原材料及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升15.6%,工業品出廠價格上升3.1%,原材料與工業品價格落差12.5個百分點,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截止5月底,雖然本市工業產成品存貨僅比上年同期增長7.2%,但部分行業產成品占用增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產成品存貨新增8.82億元,同比增長5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5.4個百分點;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新增8000萬元,增長58.2%(上年同期該行業產成品存貨下降46.7%)。
2004年工業經濟全年走勢判斷
制約工業運行的不利因素,主要是隨著本市工業的快速發展,對能源和運力需求的擴大與全國性電力、運力緊張的矛盾,在下半年可能更加明顯,對工業的生產運行將產生一定影響。
促進工業增長的有利因素:
一是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一些高增長的產業如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將繼續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因素。
二是大型企業及大型企業集團生產將繼續看好,摩托羅拉、三星集團等企業有望進一步發揮作用。
三是工業出口下半年還將具備較強的沖擊力。總的看,全年工業有望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上半年工業生產運行的特點
一、工業生產快速增長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51.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完成總產值2501.36億元,增長30.2%。從動態發展看,一季度工業生產起步高,產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7.2%,二季度除5月有所波動外,4月、6月份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4.9%和34.0%,工業總體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重工業增長快于輕工業。上半年,重工業完成總產值1879.04億元,增長33.8%;輕工業完成總產值622.33億元,增長20.4%。重工業快于輕工業13.4個百分點。
二、電子行業拉動作用明顯;冶金行業增幅回落
上半年,全市37個行業大類,有35個行業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六大優勢產業完成總產值1762.07億元,增長34.7%,占全市工業的比重為70.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8.2%。在各行業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發展速度快,在全市的比例份額更加突出,是拉動全市工業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該行業上半年完成總產值622.46億元,同比增長53.2%,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24.9%,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3%,拉動工業增長11.2個百分點。移動通信設備、移動電話機、吸塵器、房間空調器、微波爐、半導體分立器件、電子元件分別增長31.2%―77.6%。
宏觀調控的效果已初步顯現,冶金工業生產增勢減緩。上半年,黑色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生產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3.5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比一季度回落30.3個百分點。鋼材產量由一季度的增長55.4%,回落到上半年的44%。同時,冶金行業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也比一季度回落5.9個百分點。
三、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勢強勁,產值比重逼進50%
上半年,本市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在各種經濟類型企業中處于領跑地位。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完成總產值1218.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8%,產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6個百分點,占全市的比重為48.7%,比上年同期提高3.7個百分點,拉動全市工業增長18.4個百分點。私營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完成總產值203.23億元,增長40.9%,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7個百分點。
四、出口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重要一極
上半年,全市工業實現出口交貨值647.7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2%,增速在一季度30%的高平臺上又提高11.2個百分點,出口占銷售產值的比重為26.3%,比去年全年提高1.7個百分點,出口拉動工業增長10個百分點。從行業看,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出口增勢猛,比重大。上半年實現出口交貨值366.21億元,同比增長64.9%,占全市工業出口的一半以上,達56.5%;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及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1.4-32.1%。
五、企業經濟效益提高較快
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70.81點(全國為158.63點),同比提高23.3個百分點,反映工業經濟效益的七項主要指標比上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大部分指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總資產貢獻率12.68%(全國為11.76%),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12.47%(全國為115.6%),提高10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2.19次(全國為2.04次),加快0.12次;成本費用利潤率7.81%(全國為6.79%),提高0.99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9.2萬元/人(全國為8.3萬元/人),增長29.4%。1-5月份完成產品銷售收入2084.57億元,同比增長36.3%(全國為33.7%);實現利稅總額226.23億元,增長41.0%(全國為34%);其中實現利潤總額150.53億元,增長53.2%(全國為43.7%)。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稅增速進一步加快,有力地推動了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
當前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問題
一、電力、煤炭、運輸等瓶頸依然突出
據從市電力公司了解,今年在全國電力供應普遍趨緊的形勢下,天津地區的電力問題表現為暫時的電力供求不平衡,迎峰度夏壓力很大。今年本市最大電力負荷將達到510萬千瓦,而最大可用電力約為469萬千瓦,加上電煤供應、電網故障以及居民空調用電變化等不可測因素,實際電力缺口約為60至80萬千瓦,其中有部分可以通過移峰填谷彌補。為此,針對工業,特別是用電大戶的限電將不可避免。煤炭及運輸方面,目前全國鐵路貨物運輸全面吃緊,全路貨物列車請求滿足率一季度為43.3%,4月份為39.2%,5月份為42.6%,其中煤炭運輸列車請求滿足率一季度為66.4%,4月份54.2%,5月份53.1%,而這種趨勢短期內很難有大的改觀。運輸的緊張造成本市電力用煤庫存維持5-6天,比年初少2-3天。
二、銀行短期貸款收縮,部分行業應收帳款增加
據部分企業反映,目前,一些有市場、有需求的企業貸款困難。另外,部分行業的應收帳款增長較快。截止5月底,本市工業應收帳款648.51億元,同比增長24.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1.9個百分點(上年同期應收帳款同比下降7.9%)。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新增64.95億元,增長58.5%,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新增均超過10億元,分別為17.83億元和10.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5%和40.1%,金屬制品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分別新增6.92億元和6.34億元,增長32.8%和30.7%。
三、原材料及動力購進價格高位運行對有市場、有訂單企業效益產生影響;部分行業產成品占用增加
上半年,本市工業原材料及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升15.6%,工業品出廠價格上升3.1%,原材料與工業品價格落差12.5個百分點,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截止5月底,雖然本市工業產成品存貨僅比上年同期增長7.2%,但部分行業產成品占用增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產成品存貨新增8.82億元,同比增長5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5.4個百分點;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新增8000萬元,增長58.2%(上年同期該行業產成品存貨下降46.7%)。
2004年工業經濟全年走勢判斷
制約工業運行的不利因素,主要是隨著本市工業的快速發展,對能源和運力需求的擴大與全國性電力、運力緊張的矛盾,在下半年可能更加明顯,對工業的生產運行將產生一定影響。
促進工業增長的有利因素:
一是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一些高增長的產業如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將繼續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因素。
二是大型企業及大型企業集團生產將繼續看好,摩托羅拉、三星集團等企業有望進一步發揮作用。
三是工業出口下半年還將具備較強的沖擊力。總的看,全年工業有望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