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10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11.4%。今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大體呈現緩慢回升態勢。
據海關統計,今年以來,中國對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的出口增長明顯放緩。1至2月份,累計增速僅為0.4%。此后,出口增速逐步回升,1至5月累計達到9.1%。上半年累計增速為8.9%,比前5個月小幅回落。隨后,增速又開始逐步回升,直至回升到前10個月11.4%的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這一增速回落了4.1個百分點。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出口到歐美市場的很多產品都是價格低廉的生活必需品,產品的價格彈性、收入彈性都比較小,仍然具有一定的出口競爭力和市場需求量。這也許是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長仍在緩慢回升的原因之一。
海關總署11日發布的報告認為,中國對美國出口減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次貸危機負面影響繼續蔓延,全球經濟不景氣直接導致各國消費需求萎縮。二是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削弱了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勢。
報告提醒說,盡管美國政府試圖通過一系列刺激性政策應對經濟減速風險,但美聯儲表示,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可能將持續至2009年。此外,由于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性較強,危機會波及至其他發達經濟體。中國出口面對的外部環境有惡化的趨勢。對此,需要繼續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