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勘探開發業務在油價飆升的2008年為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貢獻了超級豐厚的利潤,盡力彌補下游煉油方面的巨虧。業內人士指出,今年的情況明顯不同,上游可能面臨風險,利潤同比將大幅縮減;下游的政策利好對石油公司帶來的貢獻也不相同,特別是中石化今年有望“否極泰來”。
雖然兩家公司都尚未公布一季報,但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勘探開采和煉油兩個板塊的盈利比重將出現反向趨勢,特別是中石化因煉油業務占比較大而會更多受益。
2008年中石油的原油實現價格為87.55美元/桶,平均每桶油的當量利潤為29美元。由于今年的油價同比大幅下滑,因此擁有更多上游資產的中石油上游資產的減值將比中石化更多。年報顯示,中石油去年四季度計提了117億的固定資產減值,主要包括油氣資產減值和煉油板塊的機器設備固定資產減值。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今年油價一直維持在較低的價位,那么中石油可能繼續減少上游的原油產量。從中長期來看,低油價時降低產量是效益最大化、風險最低化的辦法,但短期看會加重當期業績的風險。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協會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累計原油產量4605.2萬噸,同比下降1.6%,而中石油的管理層也預期今年的原油產量可能減少4%。而中石化則預計今年的原油產量增加1.4%。
中投證券研究員芮定坤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游勘探開發板塊的業績將有下滑的風險。中石油占有國內70%的儲量資源,因此這種風險會更多地體現在中石油身上。
從煉油板塊看,今年與去年面臨的問題大不相同,去年大部分時間是政策性虧損,今年則是新成品油定價后的“有價無市”。雖然今年一季度國內原油加工量8212.2萬噸,同比下降4.5%;成品油產量5001.2萬噸,同比下降2.2%,但即使銷售清淡,對兩大石油公司來說,也大大好過去年的“越煉越虧”。
但兩個公司的下游也不盡相同。芮定坤指出,中石油的銷售主要在北方,而北方的需求不如南方,因此銷售面臨的沖擊更大。另一方面,中石油本身的加工量和零售量小于中石化,煉油成本高,因此雖然煉油的毛利在新定價機制下已經有了保證,但實際盈利也不如中石化。
安信證券研究員方峻表示,在成品油價格管制時代,中石化積極實施煉油低成本戰略,通過裝置大型化、煉化一體化、節能降耗等措施降低生產操作成本,擴大劣質油加工范圍和規模,已經有效降低了公司的加工原油成本,在定價機制理順后,將獲得更明顯的利好。
不過,兩大公司煉油板塊面臨的市場環境都不容樂觀。一季度原油加工量下滑,煉油行業開工率約為89%,庫存仍然較高。但中石化仍然計劃今年的原油加工量增加9%,達到1.84億噸。今年國內經濟形勢能否真正好轉,將直接關系到成品油的銷量和煉油板塊的盈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