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24日在北京召開《美元霸權與經濟危機》首發式暨世界金融危機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研討會。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王振華在此書中撰文指出,中國有望2018年前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王振華在文章中說,如果印度和中國都繼續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長,而美國、歐洲和日本每年增長率不足百分之二,那么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之間的相對實力就會發生急劇改變。中國的經濟總量會在2018年前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到 2030年,亞洲的GDP會占世界總量的53%,而美國和歐洲只占33%。
王振華認為,全球經濟力量向東方轉移,成為影響國際權力格局走勢的重要標志。現存的由西方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已經無法維系,必須讓各大新興國家一起參與構造新的國際秩序。他進一步指出,在新興經濟體中,中國的角色顯得特別突出。十三億人口、巨大的內需市場、進口能力、巨大的儲蓄能力和很強的避險能力,使中國不僅成為此次金融海嘯中減災避災的重要力量,而且其挑戰現有體系、推動建立新的國際政治秩序的潛力也最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