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萬輛汽車保有量,明年1月將突破400萬。三年的時間,北京的汽車保有量實現了從300萬到400萬的跨越。
但是,擁堵在城市道路上的汽車長龍并沒有阻擋好天氣的步伐。北京的天更藍,水更綠。1998年,北京能夠看到藍天的天數不足100天,2008年地達到274天。
保護藍天碧水,機動車排放標準不斷升級功不可沒
統計顯示,北京機動車排放標準從國Ⅰ、國Ⅱ、國Ⅲ到國Ⅳ,每加嚴一次標準,單車尾氣排放污染物削減約50%。2004年1月執行國Ⅱ質量標準后,北京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減少2760噸,使用京標Ⅳ燃油后,北京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總量削減15%左右。
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減排溫室氣體,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低碳經濟是經濟崛起的必由之路。一些歐洲國家對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如汽油、化工產品,也要開征能源稅和碳稅。在英國、德國、日本和瑞典等國中的許多城市,已經推動大眾運輸工具使用替代性低碳能源,約有50%~60%車輛使用新能源。
今年“世界環境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暨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明確提出: “要把應對氣候變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采取法律、經濟、科技的綜合措施,全面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為國際社會合作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作出積極貢獻。”為實現我國2010年要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0億噸的目標,這次會議更明確地把二氧化碳納入目標管理體系。
嚴格的排放標準,需要高品質的油品,這是減少車輛排放溫室氣體的需要,也是保護汽車機件的需要。 從今年9月起,歐盟國家銷售和行駛的民用車輛執行歐Ⅴ標準,車用油的硫含量由50ppm(ppm為濃度計量單位,1ppm為百萬分之一)降到10ppm。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2005年以后汽油和車用柴油硫含量都低于50ppm。
適應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升級需要,我國的油品質量升級換代也在六年內跨越了三個臺階
2003年7月1日,我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執行GB17930-1999車用無鉛汽油強制性國家標準,停止生產70號汽油,將汽油硫含量降低到800ppm,還首次對汽油中的苯、芳烴、烯烴含量作了限制性規定。 2005年7月1日,全國范圍內開始執行符合國Ⅱ排放標準的車用汽油質量標準,要求汽油硫含量降為500ppm。“國”字號質量標準體系得到明確。
2009年底,全國范圍內將執行國Ⅲ排放標準,汽油硫含量將進一步降低到150ppm。
"歐盟從歐Ⅰ到歐Ⅲ的時間段是1993年到2000年,我們從第一套質量標準體系到國Ⅲ的時間段是從2003年到2009年。這表明中國在發展中非常注重環保問題,注重吸取、借鑒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研究成品油清潔化問題的專家劉靈麗指出。
為發展低碳經濟加好油,中國油企進行了三輪大面積質量升級技術改造
2004年到2008年間,中國石化用于提升油品質量的投資高達120億元。按照2009年底在全國范圍內供應國III車用汽油的時間安排,中國石化正在開展第三輪質量升級技術改造。由于這一輪降硫指標更為嚴格,中國石化除推廣RIDOS、OCTM等自主開發的脫硫技術外,又買斷美國康菲公司的催化汽油吸附脫硫技術(S-Zorb)作為補充。
“目前,我們的技術儲備能產生符合歐V標準的清潔汽柴油,國家標準是企業市場準入的門檻,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必須領先一步,推廣應用能生產高等級油品的高端技術。”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久順說。
專家指出,高壓縮比的發動機選用低標號汽油,會使汽油燃燒不完全,增加尾氣排放污染,低壓縮比的發動機用高標號油,也會導致‘滯燃’,引起燃燒不完全現象。但這畢竟與油品質量引起的污染不是一回事。實行油品質量標準,意在彌補油品標號的缺陷,更加注重汽車燃油對環境和能源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