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7日,記者從在山東泰安召開的2009(第六屆)全國有機碳酸酯技術開發與應用研討會上了解到,國內碳酸二甲酯行業目前依然深陷金融危機泥潭,不少企業仍處于半停半開車狀態。業內專家指出,唯有技術進步和開拓市場方可助企業實現突圍。
據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崔學軍介紹,近年來,碳酸二甲酯發展迅猛,產能連年翻番,今年產能已達24萬噸。但自金融危機暴發以來,行業發展面臨許多壓力。目前,上游原料環氧丙烷與產物之一丙二醇的價格依然處于倒掛狀態,此外,全行業盲目擴張現象嚴重,而下游應用開發又相對滯后。
唐山好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屈強好認為,碳酸二甲酯企業要走出困境,就必須采取措施降低生產成本。屈強好指出,通過對現有酯交換法進行適當技術挖潛,每噸碳酸二甲酯生產成本可降低752元;還可采取采用兩步法尿素醇解新技術對現有酯交換工藝進行改造,這樣可避免環氧丙烷和丙二醇價格倒掛對企業的不利影響。
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研究員王越表示,碳酸二甲酯潛在市場巨大,關鍵是要將其轉變成有效需求,而大力開發下游產業鏈、加快應用研究是企業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徑。王越說,將碳酸二甲酯合成碳酸二苯酯,再制成聚碳酸酯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我國聚碳酸酯供需缺口每年達到100噸以上。同時,用碳酸二甲酯深加工有機異氰酸酯也是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的良方。此外,加快碳酸二甲酯在溶劑替代、汽油添加劑等方面的應用研究,也有助于進一步打開市場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