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阿特斯”)總經理施尚林1月28日在供應商——南京中電光伏公司的車間參觀時,對眼前工人們的繁忙景象并不感到驚訝,因為他自己的電池組件廠也日夜不歇,“我們計劃在今年4月從820兆瓦擴產到1200兆瓦,產能翻50%。”
要知道,阿特斯去年8月才將產能從600兆瓦擴大到了800兆瓦。這意味著,阿特斯的生產規模要在短短1年內擴張100%。
阿特斯擴產并不是個案,現在光伏企業擴產并不在少數:遭遇金融危機的尚德電力雖然一度停了擴產計劃,但公司投資部門高層昨天告訴記者,今年5~6月時其產能會繼續上升40%,達到1.4GW;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億晶光電”)的電池實驗室門口就貼著要“新聘50個生產線工人”的啟事,副總經理秦玉茂表示,“今年5~6月間能把現有的200兆瓦產能提高到400兆瓦。”
尚德電力前述投資部一位高管還稱,從總產能上看,2010年公司將是全球第一大多晶硅電池企業,全面超越德國的Q-cells。
這些行為在招商證券研究員汪劉勝看來,似乎真的太快了。
“2009年全年世界總體的光伏電池需求量約6GW左右,與2008年持平。今年需求若按市場觀點提升50%(即9G瓦)的話,電池的產能也是過剩的。”汪劉勝說。
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全球前十大光伏電池生產企業總產能有7.5~8GW,“其中一半是中國公司,不算上國內的二線電池企業,產能一定是過剩的。因此國內企業這樣盲目擴張顯得有些危險。”
他現在很擔心,光伏行業出現2009年年初的那種狀況:歐洲銀行當時不愿放貸、投資者缺乏對電站建設的熱情,導致光伏電池需求嚴重不足,占世界40%產能的中國生產商,其產能利用率只有一半不到,很多工人被辭退或者停薪留職。
此外,企業一些新采購的設備因停產也只能歇著,要知道這些東西的折舊年限只有8年左右,要比一般固定資產的折舊短7年,企業經營壓力很大。
光伏電池的潛在過剩與目前國內多晶硅所存在的“過剩傾向”還不同:2010年電池的實際產能會大于需求;而多晶硅則在于其“規劃”、“在建”產能多達8萬噸,政府部門為此特意設置了“還原電耗”、“項目占地面積”等一系列指標以防其他企業盲目砸錢,“政府不太可能來調控光伏電池組件的產能,誰能挺得下來誰就更厲害。所以,企業要明智地、有步驟地推進產能會比較好。”汪劉勝說。
但很多光伏生產商對此不屑一顧。
尚德電力那位高層認為,現在提高產能是必然之舉,“公司今年的出貨量將高達1.5GW,也就是去年的150%以上,產能明顯不足。”秦玉茂則說,2010年億晶光電的總出貨量也將是300兆瓦,很有可能是實現100%的增長。
“現在我們都實行3班倒,設備沒有一天歇著、每周六天工作還來不及,市場需求太旺盛了。”秦玉茂說,今年大家都看好東歐、阿拉伯等新興市場,而且美國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我們在美國設立了辦事機構?,F在雖然不會對美出口,但它的啟動可帶動當地和全球光伏產量的提升,我們也可能接到一些OEM的訂單。”
法國、意大利等市場也可能增長,兩國總體增量大約有1.4GW,是去年需求的130%以上。
而擴產其實也是一種規模效應,“若擴產一倍,按照輔料、設備及投資回報率來看,電池制造成本可能會下降5%。”申銀萬國研究員說。
“當然,現在有一個非?,F實的問題——德國光伏電價補貼是否真的要大幅下調,這可能是一個系統性的風險?,F在我們從歐洲方面得到的消息是,德國企業希望政府能將原先4月、7月的電價削減計劃向后延一個季度,如果真能延期的話,那么下半年可能德國市場會出現回調,也就是增長放慢?;叵?008年西班牙政府就縮減了補貼,西班牙的需求瞬時從1500兆瓦下滑到了500兆瓦,這是很可怕的。”秦玉茂對此還是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