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疆自治區地礦局第九地質大隊承擔的霍城縣清水河煤炭資源調查項目中一處正在施工的鉆孔,在施工深度570.85米處終于見到煤層。這次見煤為正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進行煤炭資源調查的地質工作者們鼓了勁,也為今年伊犁煤炭資源勘查進入沖刺階段打下了基礎。
據了解,伊犁是新疆四大含煤地區之一。長期以來,只有部分區域進行過系統的煤田勘查工作,含煤地區遠景區一直未開展過地勘工作。隨著新疆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的實施,伊犁作為重要的煤產地,加速煤炭資源勘探開發刻不容緩。
近年來伊犁州相繼引進國內18家大型企業入駐,參與以煤炭資源為主的資源調查和開發,給伊犁煤炭工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這些大型企業對煤炭資源的需求非常旺盛,預計到“十一五”末,年實際煤炭需求量為2500萬噸,但目前伊犁煤炭生產量僅有450萬噸,缺口達2050萬噸。
為切實解決伊犁州煤炭資源家底不清、供給不足的問題,2009年由自治區財政出資,對伊犁含煤地區煤礦遠景區(礦業權空白區)開展調查工作,力爭在該區實現找煤突破。目前,伊犁地區煤炭資源調查評價4個項目分別由自治區地礦局第九地質大隊和自治區煤田地質局承擔。其中,在昭蘇煤田煤炭資源調查項目工作區中一鉆孔首次打出了純煤厚15米的煤層,成為伊犁煤炭資源調查區內見煤的第一個鉆孔。
21日,記者在霍城縣清水河煤炭資源調查項目現場看到,多處鉆井正在加緊打孔。據介紹,地質勘查人員正利用物探、鉆探、化驗等方法,在清水河一帶1667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開展工作,今年僅在霍城縣北山坡一帶預計可提交20億噸煤炭資源量。
此外,中電投霍城縣煤制氣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受中電投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委托,地礦局第九地質大隊還開展了4個煤炭資源風險勘查區和一個整合區的勘查工作。其中一個項目區鉆孔已見煤層,預計該項目區可提交3億噸煤炭資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