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壽光市從抓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入手,按照“扶優與汰劣、發展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搶抓機遇與科學決策”三統一的原則,推進工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取得可喜成效。
“壽光工業中傳統產業和高耗能產業所占比重較大。依靠傳統的規模擴張的發展方式,雖然暫時還可以維持經濟增長,甚至是高速增長,但遲早有一天,我們會在新一輪競爭中陷于被動,并最終導致落后。在當前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主動謀變,勇進敢退,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近日,壽光市委書記孫明亮在接受記者聯合采訪時,語氣鏗鏘地作出這番表示。
基于此,壽光確立了以加大科學投入為導向,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著力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同時推行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的發展思路。孫明亮表示,“十二五”期間,壽光將力爭萬元GDP能耗年均下降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與晨鳴集團一樣,壽光的魯麗集團、巨能集團、墨龍集團、新龍集團等幾個能耗大戶,也都通過高端嫁接,讓傳統產業脫胎換骨,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而正是有了新技術的支撐,壽光的造紙、化工等傳統行業從節能減排的“老大難”成了“排頭兵”。
據了解,2009年,壽光全市節能技改投入達到30億元,實施較大節能技改項目20多個,研發高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860多項。壽光市還計劃,今后每年用于企業技術改造的投資不低于100億元,以此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的步伐。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鼓勵晨鳴紙業、聯盟化工等造紙、化工、燒堿等傳統產業制定高新化改造規劃,年內各企業技改投入占新增投入比重30%以上。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到5月底,該市已關停“兩高一資”企業94家,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500多份。
突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目前,該市以用次小薪材作原料的板材企業達到4家,以用粉煤灰、廢渣作原料的新型建材企業達到14家,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達到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