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石市場經歷了從7月份開始長達四個月的持續上揚之后,本月中旬開始,整體價格出現高位盤整并逐步回落態勢。目前部分地區供需雙方依舊處于僵持狀態,供方報價極力求穩,但仍難阻擋大部分地區價格全面下跌的大趨勢。業界普遍認為,電石行情下行通道已經打開,后市利空因素較多,或將窄幅下跌整理,市場低迷態勢仍將持續。這是記者12月14日從全國各大電石和氯堿企業了解到的信息。
12月中旬以來,電石市場價格走勢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一方面,在PVC開工率比較低、電石用量偏少的地區,以及前期一直接貨價偏高的地區,電石到廠價出現持續下滑,下滑幅度在200~300元(噸價,下同);另一方面,電石用量較為穩定或是用量較大的地區,考慮庫存較低等因素,電石價格暫時維持堅挺。電石主產區內蒙古、寧夏、甘肅、陜西等地區企業出廠價已經調整,重心有所下移。目前,西北地區報價4100~4350元;華北地區報價4350~4550元;東北地區報價4470~4650元;華中地區報價4450~4600元;華東地區報價4700~4800元;西南地區報價4200~4600元;華南地區報價4700~4800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電石價格步入下行通道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電石市場整體供應量逐步回升 年末時節,前期受“節能減排”限電、限產和停產影響的企業,少部分已經恢復開工生產,增加了市場投放量。寧夏吳忠、平羅地區,內蒙古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地區,以及陜西部分電石廠家恢復了生產,但開工負荷均維持在較低水平。
——下游PVC市場持續低迷 國內PVC市場價格11月中旬曾沖破9000元大關,主流報價達到8850~8900元之后,受成本壓力巨大、PVC下游需求低迷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開始回落,此后市場一蹶不振持續下滑,至12月中旬各地出貨價均跌破8000元。眼下,企業出廠價隨市場需求以下行趨勢為主。目前,國內PVC生產企業開工率大多維持在五六成,不少大型企業處于停產狀態。如新疆天業86萬噸PVC裝置開工率在五六成,宜賓天原PVC裝置開工率在八成左右,山東海化PVC裝置開工率在六成左右,內蒙古烏海30萬噸PVC裝置開工率五成,內蒙古臨海PVC裝置目前仍在停車檢修,湖南株化10萬噸/年的PVC老裝置繼續停車中,其20萬噸/年的新裝置開工率在七成左右,內蒙古億利40萬噸PVC裝置、四川金路PVC生產裝置開工率為六成。目前PVC價格持續下滑,加之液氯價格位于低位,氯堿企業整體虧損嚴重,后市企業電石采購量將繼續減少。
——政策預期因素加劇市場觀望情緒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近日舉行的一次論壇上指出,經初步估算,我國今年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十一五”節能目標有望如期實現,而減排目標已提前完成。前期維持電石價格不斷飛漲的主要動力來源是節能減排的相關措施,而節能減排政策措施有望很快松動或完全解除的預期,使企業與商家開始考慮目前正處在停車或是限產狀態的大批電石企業可能即將恢復開車,電石生產陸續恢復后帶來的必定是電石價格下滑。因此PVC企業采購開始維持觀望,采取順其自然到貨的態度,以往高價搶購貨源者將不復存在。偏高電石價格接收者,以及電石前期到貨較好庫存相對較大的企業,已經開始大幅打壓電石價格,后市這種局面也將持續。
盡管現在電石市場下行通道已經打開,電石價格出現普跌態勢,但眾多電石和氯堿業內人士并不認為市場后市會“跌跌不休”或“一跌到底”。他們分析認為,后期來看,電石上游焦炭價格堅挺以及冬季和節假日運輸物流緊張,還有國家“十二五”開局節能減排政策因素未必會過于寬松,各地對于節能減排政策的力度不明確等都會成為支撐電石市場止跌的利好因素。隨著全球經濟的日趨回暖,業界預計石油價格將在2011年上半年推升至100美元/桶以上,因此煤炭和焦炭也將隨之上走并高位運行,電石成本將支撐其價格不會回歸低點。同時臨近年底,元旦、春節前后因憂慮冰雪大霧天氣等原因影響,電石主產區內蒙古運輸擁堵嚴重,物流依舊不暢,天氣寒冷,多數一直停車的電石爐難以開啟,以及春節前PVC企業備貨等因素支撐,電石價格下探的幅度還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