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十二五”開局之年,各地積極謀劃未來五年發展新格局。有關專家表示,西部地區或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據了解,為了支持西部發展,國家發改委今年將出臺西部大開發第二個十年規劃。對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新的十年規劃將為西部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動力,預計未來國家政策支持將更多向西部傾斜。
“對鐵路建設的重視可以看作西部大開發新十年的重要前奏。”袁鋼明表示,據了解,在西部鐵路建設上,國家的投入將會比過去大得多,不僅包括普速鐵路建設,還有高鐵建設。
不久前召開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提出,到201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鐵路1.6萬公里以上,西部鐵路5萬公里以上。
事實上,西部地區早就有很多“亮點”呈現了。由于傳統能源的發展,內蒙古在整個“十一五”期間GDP增長都是第一;成渝地區在城市帶建設、城鄉統籌方面已經走在全國前列;關中—天水經濟區也可能成為新“亮點”,這一地區是高新技術企業密集區,有可能成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大重鎮。此外,繼深圳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西部也誕生了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特區”。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準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對于未來西部地區的新亮點,袁鋼明表示,“西部地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大有可為”。
他認為,西部在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方面,西部優勢明顯,目前我國風能裝機容量已經是世界第一。此外,稀土等資源開發又為新能源、新材料發展創造了條件。“可以說,除了電子、生物等產業,戰略新興產業主要還是在西部。”
袁鋼明指出,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是要解決能源的后續儲備問題,因此,如果西部在這個方面能夠發展起來的話,對于中國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