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道瓊斯世界可持續性發展指數和道瓊斯歐洲可持續性發展指數最新公布的榜單,巴斯夫、漢高、朗盛、帝斯曼公司等一批歐洲公司位居前列。
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此次以第一名的成績位列道瓊斯年度全球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指數榜,這是帝斯曼自2004年以來第六次摘得桂冠。帝斯曼將“生態+解決方案”作為其可持續發展的主旨,堅持以科技為本,通過創新產品和工藝,在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發展的各個環節及整個產品生命周期,減少自身及客戶的碳足跡和生態足跡,減輕對生態環境、資源系統和人類健康的影響。目前,帝斯曼“生態+解決方案”的創新業務已占到公司全部業務的87%。
巴斯夫氣候保護官兼環境、健康與安全能力中心負責人馮德森博士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致力于促進經濟成功與環境保護以及社會責任的協調發展,從而確保企業長期業務成功。這也是巴斯夫戰略中堅實的組成部分。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證明實施這一戰略是正確的選擇。巴斯夫公司已連續11年入選道瓊斯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排行榜。
漢高則是唯一一家同時躋身道瓊斯全球可持續性發展指數以及道瓊斯歐洲持續性發展指數的公司,這是漢高連續第五年獲此殊榮。“成為可持續性發展領域的領導者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漢高的企業價值觀中。”漢高首席執行官羅思德表示,“利益相關方的意見是確立漢高在可持續發展領導地位的依據之一,因此公司非常重視這些反饋,能夠在此項重要評級中再獲肯定,我們感到十分榮幸。”
德國特殊化學品集團朗盛憑借在經濟、生態和社會標準方面的卓越成就今年首次位列榜單。朗盛管理董事會成員柏蔚寧說:“只有在環境友好和社會責任上下功夫,才可能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成功。這一信念是朗盛哲學的組成部分,也是可持續發展原則深深植根于企業戰略的原因。”他特別強調了化工企業在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化學工業要通過產品來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今天,全世界化學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每產生1噸溫室氣體,便通過其高性能產品減少多達2.5噸的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