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南紹安出生于1947年,是長慶油田的“油一代”。1971年,他從蘭州軍區石油師轉業,來到長慶油田指揮部第一分部,隨后調入吳旗采油一大隊吳68站,成為一名采油工。
他愛井站就像愛自己的家一樣。1989年除夕,吳68井站所屬的105井管線凍堵。父親他們在用水泥車壓管線時,因管線油壓過大,總機房內控制進油的閥門突然脫落,黑糊糊的油漿頓時濺滿機房。父親他們挽起袖子清洗機房,冒著寒冷的夜風,一個閥門一個閥門地擦洗,手被凍得發紫,呵口熱氣繼續工作。等他們把整個機房清洗干凈時,新年的鐘聲已敲響。
1991年2月的一天,下著鵝毛大雪,西北風呼呼地刮著。當晚10時,高產井吳300井的抽油桿芯被拉斷。當時氣溫只有零下20攝氏度左右,父親找了一塊舊毛氈鋪在抽油機的橫梁上,然后騎在橫梁上進行維修工作。他的徒弟在下邊打手電筒照明。當時天寒地凍,維修工作進行得十分艱難。父親一心一意地干活兒,手凍得實在受不了了,就放在衣襟下暖一會兒繼續干。就這樣,平時用不了半小時就可以干完的活兒,用一個多小時才做完。換好抽油桿芯后,他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回到井站,已是深夜兩點多了。井站離家里只有兩公里,疲勞的父親顧不上回家,在值班室的長條椅上瞇到天亮,然后又提著扳手上井了。
1991年12月20日,吳旗地區狂風大作,刮得人連眼睛都睜不開??善谶@時候,吳300井和吳133井地面管線發生蠟堵。父親他們冒著嚴寒,在狂風中奮戰了十幾個小時。等到可以開井時,他和同事們連凍帶餓都說不出話來了。
父親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采油工。
為油田事業默默奉獻大半生的父親,時刻激勵著我為長慶油田建成“西部大慶”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