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油井生產現場。 |
![]() |
老康夫妻在錄取資料。 |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老康曾連續兩年榮獲吉林油田勞動模范稱號。他所承包的10號井組連年被評為星級班組、“十大標桿井組”,還獲得采油廠“現場文化建設特等獎”。
2006年5月康廣海承包了10號井組。承包之初,10號井組基礎管理薄弱,井場到處都是油污和雜草。康廣海主動向隊里立下軍令狀:三個月內讓10號井組變樣,保證井組、油水井和井場達標!
為徹底改變井組面貌,他確定了“四步走”工作計劃。第一步,把所有油井缺少的配件統計出來,配備齊全;第二步,清理油污,調整位置不當的抽油機和電機;第三步,嚴格執行資料錄取規定,取全取準油水井資料;第四步,做好妻子的思想工作,來現場一起干。
此后,老康緊張而忙碌的身影成了荒原里的一道風景:清潔設備、平整井場、加盤根、換皮帶……
“他太氣人了。當時我不讓他承包井組,他不聽。我在地方做臨時工,工作清閑不說,每月還能收入600多元。可看他起早貪黑地干,連熱乎飯菜都吃不上,我又不忍心,只好辭了工作,來這里和他一起干。”康廣海妻子話語中帶著些許無奈。承包井組后,老康的皮膚曬得黝黑,兩個多月體重下降了十多公斤,心疼得她偷偷流淚。自此,井場上又多了一個忙碌的身影。
油井頻繁上修給老康夫妻的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井場沒有土,落地油無法掩埋。老康不向隊里提條件,用小三輪車一車車地把土運到修井場。僅用兩個多月,他就完成了11個井場的標準化建設。在廠清潔生產大檢查中,10號井組榮獲清潔生產特等獎,成為標桿班組。
經過多年實踐,老康總結出了“三個三”管理法,即“三必”、“三問”、“三算”。“三必”,即有上修井必到現場,設備、管線、流程必查,到規定時間生產參數必看。“三問”,即單井增產了要問為什么、降產了要問為什么、油井不正常了要問為什么。“三算”,即算產量增減、算費用大小、算效益多少,使井組管理井然有序。在10號井組,他維護出“長壽井”8口,日產油量增加0.35噸,油井免修期從2006年的94天延長到目前的6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