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物能源發展大省,云南省政府辦公廳于“五一”前夕下發了《關于做好地溝油制生物柴油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地溝油收集、清運、提取加工和銷售要實行特許經營制度;要求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配合做好生物柴油的銷售工作;將昆明市確定為地溝油制生物柴油應用示范城市,并指定一批市政、公交、大型國有生產用油單位為生物柴油示范應用單位。
該《意見》直指當前地溝油制生物柴油原料不足、銷售不暢的兩大軟肋,可以說是針對性相當強的一個文件。然而,《意見》出臺已半月有余,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卻發現,到目前為止,《意見》尚未對行業產生太大影響,云南省內以地溝油為原料的生物柴油企業對此反響平淡。這些企業仍面臨原料、銷售的“兩難”問題,處境尷尬。
云南盈鼎公司是云南省最大的生物柴油企業,他們投資3300多萬元建成的1.5萬噸/年生物柴油生產線,主要以泔水油、地溝油為原料生產車用生物柴油。該企業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生物柴油專利技術,現已生產合格達標生物柴油2000多噸。
“雖然我們的產品去年在昆明市公交118、140兩條線路共43輛公交車上連續示范應用了3個多月,但現在生產原料短缺和市場銷售困難已經讓我們被迫停產了。”盈鼎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我們特別盼望《意見》能盡快落實,讓企業能正常運轉起來。”
和盈鼎一樣陷入困境的生物柴油企業在云南非常普遍。昆明納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為了將地溝油轉化為生物柴油,他們用多年的時間研發出專業生產設備,目前公司卻無法正常生產。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面臨的主要困難就是生產原料供應不足,難以規模化生產。
“對地溝油收集、加工及地溝油制生物柴油實行市場準入,有利于規范市場,將不符合規范的企業拒之門外。但如果沒有政府部門來具體執行,也是一紙空文,我們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出臺細化政策,使《意見》真正落到實處。”該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昆明市具有餐飲廢油合法收集、利用資質的企業僅有3家。由于用地溝油制成食用油,比生產生物柴油利潤高,在原料采購方面生物柴油企業就無法與黑作坊競爭,長期處于生產原料不足、不能滿負荷生產的狀態。此外,困擾絕大多數企業生存的另一大問題就是生物柴油難以進入市場銷售,產品積壓嚴重。
“雖然我們利用地溝油生產的生物柴油完全符合國家標準,但是我們沒有石油經銷資質,產品不能進入加油站銷售,因此只能零星銷售。我們還要租用社會油庫用來儲存生物柴油,高額的油庫租賃費用讓我們難以承受。”盈鼎公司負責人無奈地表示。
據他介紹,《意見》中雖然要求“成品油銷售企業要率先面向市場終端設置生物柴油示范站銷售生物柴油”,然而中石油、中石化實行的是垂直管理,沒有中石油、中石化集團總部的指令,下屬公司不能自行調配和銷售生物柴油。要徹底解決生物柴油市場銷售問題,只有進入中石油、中石化銷售體系,生物柴油生產企業才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而這對于他們企業來說,顯然是不太可能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的。
“生物柴油在應用上有很大的優勢。”昆明理工大學交通工程學院副院長沈穎剛表示:“汽車發動機不需做任何改裝,就可直接使用純生物柴油或按任何比例調配的生物、石化混合柴油,而且汽車尾氣中有毒有機物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僅為石化柴油的1/10,因此應大力推廣。相關部門應指導工礦企業用生物柴油來替代石化柴油,使城市空氣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我們還希望能通過政府的推動,實現地溝油制生物柴油產業的健康發展,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一家生物柴油企業老總這樣表示:“比如應由政府出面協調中石化等石油銷售企業實施配套的生物柴油采購、混配、銷售、保障措施,利用其現有銷售終端推廣應用生物柴油,最終實現生物柴油的普及,保證產業的健康發展。”
根據《意見》,到2015年,云南省地溝油制生物柴油產量、應用量將達到5萬~10萬噸,初步實現地溝油制生物柴油規模化、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