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人才已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
大慶油田電力集團現有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08兆瓦,屬技術密集型企業,6154多名生產操作人員分布在發供電各個主要崗位。隨著新設備、新技術的接連引進,復合型人才短缺、操作人才后備力量匱乏的問題逐漸顯現,影響著電力生產的安全經濟運行。
這個集團樹立“注重技能人才開發,加快技能人才培育”理念,加大唯才是舉、唯才是用的人才開發和培養力度,夯實了人才強企戰略的基礎。截至10月底,這個集團已擁有精通機、爐、電專業技術的運行全能值班員80人,掌握兩個以上崗位檢修和維護的多面手50人,核心專業技術人才71人,高技能生產操作人才338人,有185人取得海外項目執行人資格。依托人力資源優勢,電力集團先后在蘇丹、越南等國外和海南、福建、新疆等國內20多家企業從事機組商務保運和技術檢修服務,市場開發收入可觀。
為人才成長提供平臺,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要激發職工學習興趣,挖掘職工內在學習動力,真正使職工感到學習是快樂的,就要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廣闊平臺。
這個集團始終把培訓作為一項重要職能,當作企業給予職工的一項福利精心經營,先后投資700多萬元用于培訓設施和教學建設。通過利用仿真訓練進行模擬生產實際的“形象培訓”,利用星火一次變電所等培訓基地,進行技能“直觀培訓”,利用網絡教學,進行不出“家門”的“人機交流培訓”等,使培訓教學手段日益靈活;通過內外結合、校企聯合辦學的方法,進行交叉式、換崗式、崗前式、演練式、幫教式、自主式、進修式、競賽式的在崗、脫崗式培訓,受訓人員達15211人次,使一批又一批高精尖的復合型人才脫穎而出,發、供電主專業的配套上崗能力明顯提升。
為人才展示搭建舞臺,讓能干事的人有發展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個集團每兩年舉辦一次職工技術大賽,連續舉辦廠、公司級技能競賽30多次。在今年5月舉辦的第五屆職工技術運動會上,共設置了電廠運行、維修電工等20個專業的比賽項目,21名技術冠軍成為新星。在9月10日結束的集團公司變電站值班員職業技能競賽中,電力集團選派的選手,為大慶局贏得了一金、四銀、三銅的好成績。
這個集團以提升業務技能為重點,通過搭建舞臺,大力營造人才施展智能、釋放潛能的良好氛圍,吸引優秀人才安心在電力企業艱苦創業,施展才華,實現自我。使“我為企業獻才藝,企業為我搭梯子”、“人才以企業發展為己任,企業靠吸引人才而發展”的雙贏互動局面逐步形成。幾年來,通過舞臺競技涌現出全國技術能手1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3人,集團公司和黑龍江省技術能手9人,局級技術能手48人、青年崗位能手45人。
為人才升級擺設擂臺,讓干成事的人有回報
如果說,事業留人、情感留人、精神留人屬于用人機制的“軟件”,那么獎金留人、待遇留人、福利留人則體現用人機制的“硬件”。
大慶電力集團在優化“四大體系”(培訓管理體系、培訓課程體系、培訓師資體系、培訓評價體系)的同時,更注重人才的“硬件”升級。這個集團結合職工文化層次和專業崗位,建立長效機制、激勵機制,對一批工作在重要崗位,掌握重點專業前沿技術的人員向集團級以上單位進行推薦申報,參加各級技術職稱評選。這些人才在履行技術把關、決策管理、學術帶頭、人才培養等職責的同時,享受500元至5000元的科技津貼。靈活的激勵機制打破了論資排輩的觀念,加大了向工作業績傾斜的比重,增強了競爭意識。今年上半年,在這個集團組織開展的管理崗擂臺賽上,近百名有為工人參加“打擂”,有15人走上管理崗位,75名工人破格競爭到單元長等主要操作崗位。
大慶電力集團致力于依托百年油田,創建百年電力的目標,在加大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力度的同時,專注于技術人員的課題研究和項目研發。今年,他們以大慶局“大型輸變電設備在線監測及故障診斷技術研究”等課題為載體,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跟蹤和攻關,涌現出“熱電聯產技術發展趨勢及大慶油田熱電聯產技術努力方向”等近10篇專題報告和數十名輸變電專業技術人才。在2007年石油工業優秀QC成果發布會上,集團成員單位油田熱電廠發布的“解決發電機氫氣泄漏故障”獲得石油工業科技質量成果一等獎。
你有凌云志我搭“登天梯”。如今,大慶電力集團職工正躊躇滿志,在這片既有平臺又有舞臺的熱土上,盡情展示著風采。
特約記者高玉璽 通訊員鄒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