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星化學(600319)被牽進控股股東與深圳某公司借款一事,通過一紙執行公告大白于天下;而公司未來的重組,又增添了不確定因素。
亞星化學昨天披露,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控股股東亞星集團下達了《民事裁定書》,對亞星集團與深圳市百麗投資有限公司1億元借款合同糾紛給予裁定;亞星化學因為給控股股東的借款提供了擔保而被列為被告。在裁定書中,百麗投資申請財產保全,亞星集團的四處土地使用權和一處房產以及亞星置業100%股權被凍結;亞星集團和亞星化學的相當于借款額度的銀行存款也被凍結。
據悉,亞星化學2010年11月被發現控股股東占款,之后各種問題逐漸被曝光。在山東監管局嚴厲監管下,控股股東占款、關聯交易和擔保信披違規等問題漸次被揭開。此后,控股股東占款及時得到清償,而當時所說的擔保信息披露違規,就是指控股股東與深圳某公司借款一事。據了解,這筆借款合同在2010年8月簽訂,亞星化學提供擔保。
上述借款擔保對公司影響如何?一位業內人士用“虱多不怕癢”來形容。不過,該人士還表示,擔保之事此前已揭露出來了,不是一個新的黑洞,與此同時,亞星化學必須進行重組也是確定之事。
亞星集團目前的情況非常糟糕,已經淪為沒有資產只剩一個空架子的境地,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它沒有能力救上市公司。而亞星化學的主營業務氯化聚乙烯雖在國內規模最大,但經營不佳,最近三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凈利潤分別為-1.44億元、-8534.58萬元和-6633.66萬元;另外,公司資金面緊張,資料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流動資產12.94億元,流動負債22.7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10億元。
亞星化學是濰坊市國資委控制旗下亞星集團控股約35%的企業。近兩年,濰坊市國資委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ST海龍(000677)和亞星化學先后陷入困境,相比之下,亞星化學狀況稍好,重組成本相對較低,但知情人士透露,從濰坊國資旗下很難找到好資產注入,或許要到更高的層面即山東國資的層面,才能解決亞星化學的重組問題。
據本報記者了解,山東國資委主任譚成義在2011年曾表示,到“十二五”末,山東力爭打造10戶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知名度的大企業集團,其中5戶營業收入過千億。為保證這一目標,山東將努力提高國有資本的證券化水平,切實加快資本證券化步伐。路徑包括首發上市、通過定向增發、現金收購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努力實現整體上市或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等。
前不久,曾有媒體報道“山能集團上市工作已經大致確定上市路徑,即通過借殼登陸資本市場,而亞星化學是借殼主要備選”。對此,亞星化學澄清稱,山能集團曾經來公司調研,但未對“借殼上市”事項進行討論,公司及控股股東濰坊亞星集團有限公司與山能集團也未就此事項達成任何協議。
亞星化學雖然還沒有觸及退市底線,但主營不佳前景堪憂,公司的重組同樣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