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歐債危機和國內宏觀調控等因素影響,粘膠纖維產品市場需求嚴重萎縮,價格持續走低;另一方面,產品生產成本卻居高不下。粘膠纖維生產企業正在經歷著一個漫長的“嚴冬”。作為一家老牌的粘膠纖維生產企業,南京化纖(600889)自然難以幸免,應運而出“適度多元化經營”發展計劃被視為其規避風險的救命稻草。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參加了南京化纖周五召開的2011年度股東大會。
行業低迷歷史最差
南京化纖此次股東大會并未在公司辦公地南京六合區紅山精細化工園召開,而是移至位于南京市城區繁華地段的某賓館。由于堵車,記者趕至會場時會議已經進行了近一刻鐘,所審議的13項議案宣讀業已接近尾聲。最終全部議案獲得與會股東及代表全票通過。
2010年以來,粘膠短纖價格一路走低,從2010年底的高位3.08萬元/噸下跌到目前的1.5萬元/噸左右。中銀國際化工行業研究員蘇文杰在出具的研究報告中表示:“目前粘膠短纖處于虧損狀態,從行業開工情況來看,目前大概六成左右,是歷史最差水平。”此外,粘膠長絲的價格也呈下滑趨勢,由2010年初的5萬元/噸至年末降為4.2萬元/噸,累計跌幅超過16%。
受此影響,南京化纖面臨著嚴峻的形勢。2011年粘膠短纖實現銷售20070噸,銷售收入34062萬元,同比減少18.28%;全年實現凈利潤1534.37萬元,同比下降85.24%;2012年一季度更是虧損2443.69萬元,而2011年同期凈利潤則是盈利1521.64萬元。
粘膠為主適度多元
面對行業困境,南京化纖卻顯得很樂觀。在董事會報告中指出:“今后我國對紡織纖維的需求將主要依靠化學纖維的增長,已經取代棉花成為紡織工業的第一原料。粘膠纖維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前景良好。”同時表示,公司將加強與奧地利蘭精集團的互利合作,通過引進其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降低生產成本,試行新產試紡工作,提升競爭力。資料顯示,南京化纖與蘭精集團合資成立的蘭精纖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0%)在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16.608億元,凈利潤1.02億元。
對于2012年發展目標,南京化纖表示公司將立足于粘膠纖維主業,立足將公司建成為全國最具競爭力的粘膠纖維生產企業;同時開拓房地產市場,適度多元化經營。
天相投資分析師黃景文認為,粘膠短纖的盈利能力能否恢復對業績影響巨大。同時他提醒要注意原材料及產品價格的波動以及房地產業務的風險。“目前看來,南京化纖是咬定粘膠不松口了,然而僅有樂觀的態度并不能改變市場的疲軟。”一投資者擔憂。
業績預告因新規擱淺
此前南京化纖因業績虧損幅度達到預告條件卻不預告引起不少投資者的關注。其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85.24%,而根據上交所現行的《股票上市規則》規定,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后一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
南京化纖業績同比下降的幅度顯然符合發布業績預告的條件,不過其并未對此進行預告,因此身陷“信披門”。本報此前曾連續發文對此提出質疑,南京化纖一高管在跟記者交流時表示:“證監會在今年3月發文規定,上市公司資本公積金不得用于彌補虧損。這也是為什么公司盈利出現較大波動的原因。”
證監會今年3月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號——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后存在未彌補虧損情形的監管要求》,其中明確要求資本公積金不得用于彌補公司的虧損。南京化纖2011年資本公積金增加3446萬元,“資本公積金遵照以前的規定,是可以用來彌補當期虧損的,而新規不再允許。雖然主要針對的是有重組行為的公司,于我們并不太適用,不過資本公積金并不是當期實際生產經營利潤,對投資者并無影響。”上述高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