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支持和引導新疆產業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了《關于支持新疆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差別化產業政策,重點支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2個產業發展,并將6個產業的項目核準權下放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兵團發改委。《意見》同時提出,將從規劃引導、重大項目安排、資金配置等多方面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
這12個重點產業分別是鋼鐵、電解鋁、水泥、多晶硅、石油化工、煤炭、煤化工、火電、可再生能源、汽車、裝備、輕工紡織。6個項目核準權下放的產業為鋼鐵、水泥和化工(PTA、聚酯等)、煤炭、煤化工(示范項目)、可再生能源等。可以看出,這些產業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其他地區屬于嚴控項目,而新疆由于獨特的資源、環境、產業基礎等條件,享受了特殊“照顧”。
《意見》提出:“國家支持新疆自產原油就地加工,并利用進口過境原油適當擴大原油加工能力。”新疆自治區石化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史惠中認為,這一強有力的支持政策能在較短時期內使新疆的原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得到較快發展,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將非常明顯。
他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2011年新疆生產原油2623萬噸,通過中哈原油管道進口原油1088萬噸,幾大煉油廠的原油加工能力2750萬噸,出疆原油近1000萬噸。依托豐富的油氣資源,新疆正在打造國家能源加工基地,提出的目標是到2015年原油加工能力要達到4800萬噸。在新一輪對口援疆實施以來,去年新疆油氣加工能力增長9%。
關于煤炭、煤化工產業發展,《意見》提出,要“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加快推進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和綜合利用;重點開展以煤制天然氣為主的煤炭深加工示范,優化火電結構”。這項政策對新疆現代煤化工發展的催化作用明顯。新疆煤炭資源預測儲量達2.19萬億噸,占全國預測儲量的40%。據了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已把煤炭作為繼石油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予以扶持,積極推進煤炭資源轉換,把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煤炭深加工項目作為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提出到2015年,建成的主要新型煤化工產品的產能目標達到煤制天然氣600億立方米、煤制油360萬噸、煤制烯烴100萬噸、煤制乙二醇100萬噸、煤制二甲醚80萬噸。
煤制天然氣、煤炭深加工產品市場巨大,在新疆這樣一個遠離內地的資源富集地區,實現煤炭的坑口轉化,然后用管道和其他方式將終端產品輸送到消費市場,既能拉動新疆經濟發展,對全國經濟建設也有不小的促進作用。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去年在新疆考察時指出,“十二五”期間將是新疆煤化工大放異彩的時期。此次國家出臺針對煤炭、煤化工的差別化產業政策,新疆煤化工產業如虎添翼。
新疆光照條件好,光伏資源豐富,是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風水寶地”。《意見》提出,加快建設國家已經核準的多晶硅項目,根據市場需求再統籌研究新的建設項目。作為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上游的多晶硅行業,前一階段由于受到全球市場需求萎縮的影響,出現產能過剩、市場慘淡的局面。因此,目前國家對多晶硅產業在規模上總體是限制的,多晶硅行業的改擴建、新建項目都必須由國家發改委審批核準。
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考慮到新疆的資源轉化優勢,國家仍然支持新疆加快建設已經核準的多晶硅項目,根據市場需求再統籌安排新的建設項目,這對加速新疆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開發及應用、實現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新疆多晶硅行業已經初具規模,特變電工新疆硅業有限公司、大全集團石河子多晶硅項目等共同奠定了多晶硅產業的基礎。此次國家進一步出臺差別化產業政策,新疆多晶硅產業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