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十二五”新疆煤制氣外送工程令正全力擴充煤制氣版圖的廣匯股份(600256,股吧)(600256.SH)搭了順風車。然而,資金和上游氣源可能仍是該公司的短板之一。
中國民營石化龍頭企業廣匯股份5日發布公告稱,廣匯集團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了公司股份201.78萬股。公司同日披露,公司日前已與中國石化(600028.SH)簽訂了《煤制天然氣購銷框架協議》,擬將富蘊縣煤炭綜合開發項目一期所產40億立方米/年天然氣銷售給中國石化。
該公司董秘王玉琴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廣匯股份是新疆煤制氣外送的受益者。她稱,公司目前已經在哈密建設了煤制甲醇和煤制天然氣的項目,每年生產天然氣4.9億立方米,目前該項目已經投入試運行。
她告訴本報,由于此次與中石化簽訂的框架協議涉及的煤制氣項目是位于北疆的阿勒泰地區,距離消費地區較遠,長期以來受到運輸問題的困擾。與中石化簽訂協議后,廣匯股份的煤制氣今后將“不愁銷路”。
王玉琴表示,廣匯股份在煤制氣等基于煤炭資源的業務領域將會進一步擴展規模,而該公司煤礦儲量也相對充足。她表示,在富蘊縣煤炭綜合開發項目一期項目建成后,會接著進行二期及三期的建設。
北疆的阿勒泰地區是廣匯股份的重要基地。該地區既是廣匯股份的煤炭資源聚集區,也是其與境外哈薩克斯坦油氣項目相連通的地區。王玉琴告訴本報,目前廣匯股份在該地區的喀木斯特礦區煤炭儲量尚無準確數據。她透露,廣匯股份在該礦區一共收購17個煤礦,目前其中4個礦的勘測總儲量為13億噸,其他13個礦的儲量正在勘測中。
為支撐上述二期、三期的建設,廣匯股份還會在阿勒泰地區繼續申請購買煤炭資源,以擴充該領域業務版圖。
王玉琴透露,在“十二五”期間,廣匯股份所有煤制氣、煤制油以及煤炭銷售等基于阿勒泰煤礦資源的業務將占到整體業務版圖的半壁江山。但在后期,隨著該企業在哈薩克斯坦石油業務的增長,相對會降低一些。
在煤炭銷售方面,由于哈密的煤化工項目去年已經投產,且隨著后年運煤鐵路的修成,她預計未來兩年廣匯股份的煤炭銷售業務會大幅增長。然而,在下游的煤制氣并無準確的規模目標。她透露,目前煤制氣在“十二五”期間只有哈密項目能貢獻4.9億立方米/年,其規模占到整個公司天然氣業務的三分之一。其他兩大天然氣主氣源是位于新疆鄯善分公司氣源和哈薩克斯坦齋桑區塊的氣源。
盡管廣匯股份在公告中稱,富蘊縣煤炭綜合開發項目一期即有40億立方米/年產量,但王玉琴透露,二期的產量規模不會低于一期,因此至少會有40億立方米/年的水平。
同時,由于中國石化與九家企業簽署供氣協議,而其中主要以中國華能、中國華電等央企、國企為主,因此廣匯股份的民企身份則為其未來競爭空間畫上了問號。
但王玉琴認為,廣匯股份目前資源儲量和項目建設速度很快,拿到資源后能夠迅速上馬,因此轉化成利潤的速度很快,這是廣匯股份相對其他央企、國企的優勢所在。
有分析人士告訴本報,廣匯股份并“不差錢”,其已在股市融資多次,并且二級市場也會繼續認可該企業。
然而,新疆另一民營能源企業人士卻告訴本報,廣匯股份在資金上仍弱于國企對手,“他們在煤化工領域一直陷于虧損,依賴銀行來輸血發展。”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廣匯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上游氣源問題。“以前廣匯是從中石油在新疆的油田獲得生產LNG的天然氣,隨著公司壯大,中石油也不愿意給更多的氣,因此廣匯才開始向中石化靠攏,但未來廣匯若想繼續生存發展,必須掌握上游氣源,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該人士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