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詩銀)中國石化報社“管道行”活動自6月12日啟動以來,作為一名已近不惑才開始從事新聞工作的新兵,無時不在關注這8名成員的一舉一動。20余個站點,20余天時間,在時間的流水軸上,在行程的地圖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在他們的鏡頭前呼之欲出,一篇篇感人的故事在他們筆下真情流淌。筆者思忖他們年齡應該不小……
6月29日下午,期盼已久的中國石化“管道行”采訪團記者俞國明、曹軍、蘇小茜、程陽、李曉君、曲藝、沈大鳴和齊建松一行8人終于在烈日的暴曬中走入荊門處洪湖站,除中國石化報社的俞國明、管道公司的曹軍、沈大鳴和齊建松幾位記者以外,蘇小茜、程陽、李曉君、曲藝幾位記者都是“80后”,看著他們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筆者才發現自己不再年輕。
在洪湖站經過簡單匯報座談后,“管道行”記者迅速進入各自戰位,開展采訪工作。由于筆者對管道公司的記者相對比較了解,自然將目光停留在幾位“80后”記者身上。
蘇小茜,采訪團中唯一的女性。她活潑而不嬌氣,巾幗不讓須眉,奔波在各個采訪點上。面對靦腆而緊張的洪湖站巡線工龐昱,她循循引導龐師傅努力回憶過去在洪湖碼頭上的崢嶸歲月,全然不顧臉上流淌的汗水。
程陽,話語不多。但面對沉默的員工卻奇招頻出,他總能挖掘到員工身上的閃閃金礦。如:面對轉崗老員工彭新祥,他看到了他干一行愛一行的特性,拍出了《老兵新傳》的圖片;面對新員工郭愛玲,他拍出了《研究生運行工郭愛玲》。
李曉君,一口的京腔。他聚集人物特點的能力超強,挖掘出管道巡線工劉書宏,以血肉之軀面對違章施工單位推土機時無所畏懼,將推土機阻擋于他大腿前兩米處的感人事件。
曲藝,一位出身新聞傳媒的科班記者,既專業又敬業,視頻布局沉穩大氣,畫面構圖簡潔美觀,扛著超重攝像機,肩背話筒、電池等一應俱全的“百寶囊”,左右騰挪。“曲藝,你看這景還行吧?”“嗯,行!”這既是同事對他的信任,更是對他專業的信心。
幾位“80后”共同的特點是非常敬業,不完成作品,誓不收工。在洪湖站他們僅采訪工作就進行到晚上八點,草草用過晚餐后又進行到凌晨兩點多。在荊門石化他們一直工作到下午兩點才用中餐。筆者對當今“80后”僅有的偏見,隨著他們廢寢忘食的拼搏精神而蕩然無存,看到他們專業的理論高度和勇于擔當的創新精神,還有老一輩人不怕吃苦的敬業精神,不由得地感嘆:“‘管道行’采訪團的‘80后’,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