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意社發布6月份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為-0.69,平均漲幅為-3.73%,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繼續收縮,經濟仍未企穩。在BCI指數監測的8個板塊中,建材微漲,其余板塊均下跌。跌幅最大的是紡織板塊,6月跌幅為6.56%,其次是能源板塊,跌幅為5.68%,化工和有色板塊跌幅超過4%,鋼鐵、建材和農副板塊漲跌幅都不超過1%。
數據顯示,生意社監測的大宗58價格漲跌榜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1種,集中在農副板塊和化工板塊,漲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農副板塊;漲幅前三的商品分別為豆粕(5.24%)、燒堿(4.76%)、浮法玻璃(4.39%)。
環比下降的商品共46種,集中在能源(共8種)和有色(共7種),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塊;跌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乙二醇(-13.72%)、PET(-12.50%)、滌綸POY(-12.24%)。
6月石化市場仍然跌多漲少,81.8%的品種下跌,僅有11.1%的品種上漲。能源下跌最“狠”,跌面為100%;化工其次,跌面82.4%;橡塑跌面70%。
中國大宗商品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劉心田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6月大宗商品市場有三大看點:首先,市場商品跌多漲少,延續5月走勢,呈全線下跌態勢(本月生意社的大宗58榜顯示——18.7%產品上漲,79.31%的產品下跌);其次,板塊表現差異化——農副板塊表現較好(白糖除外),有色、鋼鐵、化工、紡織表現較次,能源、橡塑板塊跌幅尤甚;再次,關注商品普遍跌幅明顯(23個商品跌幅超過3%,13個商品跌幅超過5%,接近四成商品跌幅超過3%,近二成商品跌幅超過5%),本周均漲跌幅為-3%。
劉新田告訴導報記者,6月上旬市場走勢幾乎完全沿襲了5月的“滑梯”態勢,然而進入中旬后,以銅、中厚板、純苯、LLDPE為代表的部分大宗商品開始走穩,個別品種如PTA、液化氣甚至有了小幅上漲,種種跡象表明,中下旬的市場和上旬有所區別,雖然也在下滑,但更像慣性使然的“溜車”。“由于本輪下跌勁大勢沉,所以一時半會想停下來難度較大。整體來看,6月市場雖仍呈整體下跌態勢,但跌幅、跌面都較5月有所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