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記者在采訪重慶化工企業時了解到,隨著中亞天然氣正式進入重慶,困擾重慶化工企業的“氣短”問題將得到解決。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民豐化工有限公司、重慶天原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均表示,目前天然氣供應量比較充足,下半年的用氣不成問題。但是,企業非常關心天然氣價格問題,他們擔心中亞天然氣入渝會拉高氣價,這對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用氣大戶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7月17日,中衛—貴陽輸氣管道(以下簡稱“中貴線”)四川南部分輸站正式建成供氣,至此,來自中亞地區的天然氣開始供應重慶市場。據了解,中貴線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投資70億元建設的國家重點工程,北起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南至貴州省貴陽市,途經寧夏、甘肅、陜西、四川、重慶、貴州,全長約1600千米,年輸氣能力為150億立方米,主要承接中亞地區的天然氣。中貴線四川南部分輸站于今年6月底建成,7月11日開始點火通氣,17日正式對外供氣,最大日輸氣量可達1200萬立方米。
據悉,重慶是我國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所產天然氣以前除供應本地市場之外,還外輸到四川、云南和貴州三省,以及通過忠武線(重慶忠縣至武漢)輸往湖南和湖北兩省。然而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迅速推進,重慶本地的天然氣供應量已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自去年起,中石油停止了重慶向湖南、湖北的供氣,并利用以前向外輸氣的忠武線向重慶返輸天然氣。然而由于管道輸氣能力不足,重慶這樣的天然氣大市依然陷入了“氣短”困境。
記者在走訪重慶化工企業時發現,今年上半年,許多企業受制于天然氣供應不足問題而無法實現滿負荷生產,有些企業的新建裝置因拿不到用氣指標而遲遲無法開工投產。重慶民豐化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就停氣20天,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生產。另據重慶白濤化工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區內企業的用氣問題,他們經常要跑北京等地爭取用氣指標。
業內人士表示,中貴線的開通,將在較大程度上滿足重慶的天然氣需求。據介紹,中貴線重慶段的輸氣能力是忠武線的3~5倍,可使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的供氣總量提高30%~50%。白濤化工園區管委會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以前是企業上門去懇求油氣公司給氣,現在則是油氣公司主動上門來洽談供氣問題。據了解,白濤化工園區現有兩條輸氣管道,一條來自中石油,一條來自中石化,主要解決區內企業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華峰化工有限公司的用氣問題。
目前,園區在建的建峰集團聚四氫呋喃一期項目,擬建的聚四氫呋喃二期項目和華峰化工己二酸二期項目,對天然氣的年需求量為8.5億立方米,需要新建一條供氣管道來解決。對此,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正在與白濤化工園區協商,計劃在中貴線重慶江津分輸站到園區之間,新建一條年供氣能力為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管線,以保障園區新增項目的天然氣需求。
讓重慶化工企業普遍擔憂的是天然氣的價格問題。他們初步判斷,由于中亞天然氣價格比較高,因此供氣單位下一階段可能會提高天然氣價格。白濤化工園區管委會有關人士預測,中亞天然氣價格可能是現有天然氣價格的1~2倍。區內一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企業對天然氣的定價一直處于被動地位,也沒有簽署供氣合同,未來天然氣價格如何令人擔憂。據介紹,對于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企業來說,天然氣價格哪怕每立方米高出0.1~0.2元,企業都將面臨嚴重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