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小站夜歸人,
獨坐桌前記錄忙。
午夜巡檢整裝發,
汗水澆灌石油花。
當人們都酣睡在甜甜的夢中,有一群人拿著手電筒,穿著雨衣雨鞋,冒著大雨,走在泥濘的土路上,去探望他們心愛的寶貝——抽油機。不知從何時起,這已經成了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廠員工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使他們魂牽夢縈,不離不棄。一次3個小時巡檢,銳利的目光穿透漆黑的夜,啟動柜、電機、皮帶、平衡塊、驢頭……哪怕僅有一點變化,也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雨水汗水的交織早已習慣。褪色的工服,是日夜守護的印證。也許會在風雨中度過一夜,但那一夜沒有煩躁,沒有抱怨,更不見退縮,“油井一切正常,我再回‘家’”。
臺風午夜突來襲,
百里長堤現危機。
應急響應軍號起,
戰天斗地誓不息。
采油廠會議室里燈火通明。生產科科長說,零點把大家召集上來,是為了迎接臺風引來的風暴潮,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大家都克服一下困難。
裝沙袋,壘大壩,挖通排水溝,他們任狂風在耳邊怒吼,任暴雨如石子般砸在身上,“堅持住同志們,暴雨一過我們就勝利了”。
6個小時過去了,加固大壩400米,挖通排水渠150米,汗水和著雨水,硬是保證高產井不斷電、不停井。油井安全了,天亮了,“英雄們”倒在車里睡了。
三高人才猶戰酣,
廢寢忘食工作堅。
一壺茶水疲憊解,
項項技術破難關。
采油地質工程研究所的高學歷、高素質并具有豐富經驗的研究人員,正在加班加點,研究一井一策,控躺井,分析地質構造圖,精準分析開采潛力、斷層儲量、風險因素控制等。
一壺開水,一包茶。研究人員們常常一坐在電腦前,就沒有時間的概念,沒有休息的理由,有的只是一步步的努力。經過日夜研究,補層提液增產能、應用超深底漏泵、優化油井防垢工藝……一個個新的技術突破就這樣在智慧的辛勞中誕生了。
采油工人們用信念工作在生產的最前沿,用汗水滋養著每一口井,用無畏的精神應對大自然的挑戰,用智慧書寫著新一代鐵人精神,用奉獻澆灌著最美的石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