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LNG工廠擴能加快,而相對爆發式增長的上游產能,面臨開發滯緩的下游市場,LNG行業利潤較去年下滑明顯。
價格面臨下行壓力
今年,國內LNG工廠繼續保持井噴式增長。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年已投產LNG工廠8家,總產能達655萬立方米/天,年內還有產能總計711萬立方米/天的13家工廠計劃投產。
金銀島分析指出,由于主力單位LNG工廠建設規模逐步擴大,同時多家LNG工廠相繼投產。到目前,全國LNG對外供貨量達1600萬立方米/天,遠超去年同期水平。
但在需求方面,由于經濟形勢低迷導致沿海地區LNG工業用戶需求增速下滑,近年來LNG工業市場份額大幅縮減。
據悉,從今年2月開始,進口中亞氣占進口天然氣的比例保持在51%-60%之間,按此比例推算,中國2012年全年進口的中亞氣的數量將超過LNG的進口數量。
有市場分析認為,隨著西氣東輸二線的投產,2012年城市燃氣、電廠LNG對于進口氣的需求將會快速下降。以廣州為例,自去年下半年通上西氣東輸二線管道氣,廣州燃氣集團目前已停止外采LNG。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LNG主要下游市場的LNG加氣站出現價格混戰、日銷售量不高、加氣站虧損的發展態勢。再加上管理費用逐步走高,而國產氣成本較2011年未有明顯改善,LNG價格面臨下行壓力。
據全銀島數據監測,2012年上半年,LNG年均價為4426.15元/噸,較2011年4634.68元/噸走低約200元/噸。LNG的單位利潤較去年下降100-200元/噸左右。
高成本氣源壓低利潤空間
天然氣行業分析師李艗譞指出,由于經濟增速放緩、新投產的LNG工廠項目較多,國內產能過剩狀態明顯,LNG價格表現疲軟。
記者近日從第三屆中國液化天然氣論壇上獲得數據,2012年6月LNG工廠平均利潤在242元/噸,這與2009年之前LNG工廠千元以上/噸的高利潤形成鮮明對比。
卓創資訊對位于青海、寧夏、內蒙古、山西、江蘇、四川的6家LNG工廠今年8月份的運營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山西地區煤層氣廠家利潤最高,主要因為氣源成本低,無長輸管道費用帶高廠家利潤,而寧夏及四川地區廠家利潤偏低,氣源成本在1.7-2.2元/立方米之間,高昂的氣源成本壓低廠家利潤空間。
“就8月數據看,全國LNG工廠平均利潤在407元/噸,較2011年同比大跌60.7%。而隨著新項目連續投入建設,產能繼續擴充中,廠家利潤空間將繼續萎縮。”卓創資訊分析師馬慧說。
高價現貨拉高進口成本
接收站方面,除福建莆田外,2012年前6個月接收站利潤較2011年均有下滑。以深圳大鵬接收站為例,“該接收站2012年上半年利潤均價約為1606元/噸,而2011年同期利潤均價為1832元/噸,下滑超200元/噸。”馬慧說。
下游接貨價格下滑,LNG進口價格卻居高不下。市場數據顯示,5月LNG進口均價511.43美元/噸(9.84美元/百萬英熱),較去年同期增長15.4%。高進低賣導致LNG接收站利潤水平下降。
記者從上述論壇上獲悉,目前卡塔爾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LNG進口來源國,前5個月中國從該國進口LNG量占比達到33%。然而進口澳氣及馬來西亞、印尼等低價長約氣的企業盈利水平在1800元/噸,進口卡塔爾長約氣及現貨氣的企業卻要面臨2000元/噸左右的虧損。
相對而言福建莆田接收站利潤仍維持較高水平,并維持增長態勢,主要是由于莆田進口貨物以長約貨物為主,2012年上半年僅進口現貨6.5萬噸,占其進口總量的5.07%。而深圳大鵬進口現貨69.4萬噸,占其進口總量的24.47%。
“高價現貨價格拉高進口成本,而遼寧大連及江蘇如東接收站一直處于負盈利狀態,再加上新簽訂長約貨價格大幅高于早期的長約貨價格,盈利水平難有逆轉。”馬慧指出。
此外,除了目前投運的5家接收站外,國內另有6家接收站項目在建中,總產能達1700萬噸,加上蓬勃發展的LNG工廠項目,屆時激烈的上游供應競爭將導致市場價格繼續下跌,而同時新項目進口成本將繼續高位,接收站總體盈利水平將大幅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