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徐江在檢測設備。 王超 攝 |
“泥漿黏度是多少?”
“57秒。”
“我剛剛測過,是88秒,趕緊加藥降低泥漿黏度。”
“哦,我……”
“先干活兒,回頭再說。”
這是9月1日22時,大慶鉆探鉆井一公司30706鉆井隊工程師徐江和泥漿工的一段對話。
30706鉆井隊在采油八廠區塊打井,鉆進至600米左右時,地層造漿嚴重,泥漿黏度增長得很快,不易控制。如果黏度過高,在快速鉆進過程中,極易造成鉆頭泥包,泥漿返砂不好的話還易引發鉆具上頂等井下復雜情況。當晚下著雨,徐江擔心現場員工趕進度忽視操作規范,趕到現場,親自到泥漿罐上測量泥漿黏度。
30分鐘后,泥漿黏度降到了正常范圍內。徐江把泥漿工叫過去,嚴肅地說:“為什么不按要求測量泥漿黏度?或許你覺得偶爾偷個懶不算什么,但不按規范操作會產生嚴重后果。”
“只是少測了一次,況且黏度稍微高點,也不會多嚴重。”泥漿工嘟囔著。
“你這就是僥幸,咱們干活兒必須得負責任,必須全部消除鉆井生產隱患。”徐江嚴肅地說。泥漿工慚愧地低下了頭。
徐江做事十分認真。每次開鉆打鉆鋌時,要使用安全卡瓦。安全卡瓦銷子上的別針常在鉆井過程中斷掉或脫落,如果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安全卡瓦銷子落井,影響生產。為避免發生這種情況,徐江每次都親自檢查別針情況,缺了的趕緊補上。
30706鉆井隊的鉆具已使用近兩年,接近壽命極限。為保障施工安全,徐江每次都親自檢查鉆具完好情況,發現有異常的,堅決不用。如果趕上半夜下套管,他即便忙碌了一天,也會盡職盡責地在井場一直盯到作業結束,絕不會把自己負責的工作交給實習技術員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