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化學工業三年振興規劃》在上月底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出臺,為未來3年重慶市化學工業實現快速、穩定、高水平發展指明了方向。根據《規劃》,作為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的重慶化學工業,未來3年將在原油冶煉、MDI一體化生產等多個領域取得實際性突破,到2015年時,全市化工產業的總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
產業結構亟待調整
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相關行業對化工產品的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激發。重慶及周邊地區的天然氣、頁巖氣、鹽鹵資源相對豐富,水、電、天然氣、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綜合成本比沿海地區低,國家又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西部大開發政策措施,重慶化工產業面臨發展的大好時機。
歷經多年的發展,重慶化工產業也積累了堅實的基礎。2011年,重慶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已達298戶,實現工業總產值902億元,“重慶造”化工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裝備、輕工、紡織、建材等多個行業。
然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能耗偏高、企業利潤率偏低等諸多難題,又成為重慶化工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阻礙。重慶市經信委調查發現,由于天然氣供應緊張和價格持續上漲,產業規模受到限制,重慶天然氣化工高附加值產品所占比重低,已成為行業發展最大的絆腳石。此外,重慶市也沒有布局大型煉油項目,有機化工原料本地配套率低。這些因素制約了重慶化工產業鏈的深度延伸,造成化工主要行業種類的工業總產值比例不協調。
全力實現四大目標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規劃》提出了未來3年的四大發展目標:
總量目標:全市化學工業總產值達2000億元,年均增長23%。2013~2015年,力爭完成投資1200億元。
結構調整目標:優化企業組織結構,銷售收入500億元企業達到1戶以上,200億元企業2戶以上,100億元企業力爭達到5戶;優化產業空間布局,重點發展長壽、涪陵化工基地,實現銷售產值占全市60%以上;優化產品結構,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比重明顯提升,甲醇制烯烴、千萬噸煉油等重大工程開工建設。
技術創新目標: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生產裝置,使重慶化工行業骨干企業技術裝備趕上國內先進水平;新建國家級技術中心2個,新建市級技術中心20個以上,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8%以上。
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目標:全面完成主城區污染重點化工企業搬遷任務;淘汰一批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落后生產能力、技術和裝備;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累計降低15%以上;新上項目每立方米天然氣實現的化工銷售產值達到25元以上。
為了這些目標能夠順利實現,重慶市化工產業計劃走集聚發展之路。今后,重慶將集中布局10個基地:長壽經開區重化工園、涪陵化工基地(白濤化工園區、龍橋工業園區)、萬州工業園區,以及永川、豐都、墊江、潼南、云陽、黔江等特色化工集中區。其中,長壽經開區重化工園將實現煉油石化、天然氣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四大產業板塊有機結合,成為全市綜合化工基地;涪陵化工基地則將主要發展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優質化肥產業;萬州工業園區將依托巖鹽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氯堿、多晶硅、單晶硅等產品,并承接長壽的煉油石化原料下游產業。
此外,為推動化工產業提檔升級,重慶市將依托中緬原油管道和沿江原油管道,在未來3年推動建設總投資為450億元的大煉油項目。該項目將爭取落戶在長壽經開區重化工園,到2017年,預計銷售產值將達500億元,可為全市化工產業提供石化原料,實現原料來源本地化。同時對富裕原料進行深加工,促進化工新材料產業和精細化工的發展,填補重慶市石油化工產業空白。
在采訪中,重慶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還介紹說:“我們將進一步推動MDI的一體化發展,力爭MDI上下游產業鏈能夠實現500億元的產值,未來還要向1000億元的目標奮進。”
企業借機做強做大
《規劃》的出臺,讓重慶化工業界的人士為之一振。
“《規劃》讓我們老化工人都感覺精神振奮。”前重慶化工局局長、知名化工專家安傳禮說,重慶化工產業要迅速發展,必須做好前期的布局,必須高度重視化工產業集群發展。同時,必須搞好節能減排,加強安全環保。如果粗放式發展,不管是能源,還是環境,最終都是承受不了的。
《規劃》的出臺,讓重慶化工企業也看到了廣闊的前景。重慶民豐化工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通過環保搬遷,我們已經實現了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生產綜合能耗下降了30%,工藝廢水實現了‘零排放’,‘三廢’治理達標,鉻渣產出量減少了50%,且全部在鋼鐵行業實現綜合利用。現在,我們要抓住《規劃》實施的機遇,進一步上規模、上水平、上質量、上效益。”
重慶長壽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亞平則表示,長壽化工是一個老化工企業,像這樣的老企業在新型工業化發展中,如果不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沒有出路的。《規劃》為老化工企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標,增強了企業的信心。目前,長壽化工正在實施的MDI一體化項目,符合《規劃》的要求,長壽化工將以此為契機完成企業的轉型升級。
四川維尼綸廠也表示從《規劃》獲取了更大的信心,企業將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走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天然氣化工之路,將川維廠建成世界級天然氣化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