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92號汽油全線回歸7元時代。
11月16日零時起,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年內第四次下調。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通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10元和3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3元和0.26元。
然而,多方猜測伴隨降價而出臺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再次落空。
壓低CPI0.007個百分點
這是今年國內成品油市場第八次調整,也是第四次降價。
國家發改委解釋稱,此次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主要是按照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決定的。9月1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蕩下行。受美國大選和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等因素影響,11月初,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和英國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價格分別跌至每桶85美元和105美元。截至11月14日,與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下跌超過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據此,國家決定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中宇咨詢分析師王金濤指出,以往匯率的波動都會對成品油零售價造成30-50元/噸左右的影響,由于此前早已滿足22個工作日的調價條件,原油價格相比前幾次調價也波幅有限,本輪調價,人民幣的升值再次成為影響調價幅度的重要因素。
本次調整后,與年初相比,汽油價格累計每噸上漲250元,柴油價格累計每噸上漲290元。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說,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將直接壓低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0.007個百分點左右。不過,油價下調將減少運輸成本,并通過成本傳導,進一步壓低CPI。
成品油定價新機制落空
受需求擔憂影響,11月13日,國際油價繼續下跌,國內成品油下調的兩個調價條件“224%”已經滿足,但國家發改委此次卻拖延兩日才下調油價。
此前,媒體紛紛猜測發改委推遲出臺降價通知,可能是計劃同步出臺成品油定價新機制,但這個預測最終落空。
11月13日當天,國際能源機構發布月度報告,二度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分別將2012年和2013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預期下調6萬桶和10萬桶,至8960萬桶和9040萬桶,理由是歐洲經濟持續惡化以及颶風“桑迪”的負面影響;而歐洲方面,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如何援助希臘一事上意見不統一,引發了市場投資者的擔憂,也加劇了市場下跌的壓力。
受上述消息影響,到11月13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9美分,收于每桶85.38美元,跌幅為0.22%。12月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86美分,收于每桶108.21美元,跌幅為0.79%。
據中宇資訊監測,截至外盤11月13日,三地原油連續22日移動加權均價每桶108.558美元,基準均價每桶113.321美元,三地原油變化率-4.20%,較前一日跌0.19%。三地變化率已跌破-4%,成品油理論調價窗口開啟。
卓創資訊認為,新機制的出臺可能跟原油期貨同步。因為定價機制改革的大方向是市場化,但是中國沒有避險工具,市場化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下調預期已被市場提前消化
由于此次油價下調早已經被預測,在市場靜候政府下調通知的期間,下調預期已被市場提前消化。
自9月下旬以來,國內汽柴油價格持續下滑,卓創資訊監測的20個主要省市的主要城市顯示其汽柴油已跌至批發限價150-200元/噸。下調油價落實后,預計國內成品油市場會順勢下滑,但跌幅會明顯收窄,甚至部分中石油和中石化單位汽柴油價格或將趨穩。
卓創資訊分析師指出,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全年銷售進度嚴重欠量,而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抑制成品油終端需求,在利空消息占據市場的情況下,預計調價后國內汽柴油價格仍面臨下滑的壓力,短期市場成交難有根本性改善。
今年成品油價格頻頻調整,此次調整是否能成為最后一調仍有待觀望世界形勢。未來一個半月,美國“財政懸崖”以及希臘等歐洲國家的債務問題將是影響原油走勢的主要因素,伊朗問題以及12月份歐佩克的產量會議都將值得關注。
王金濤則預測,年底一段時間歐美經濟面難有大的改觀,歐佩克大幅調整產量上限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國際原油價格或以震蕩為主。由于現行定價機制仍采取22個工作日的長周期,如果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不推出,那么此輪調價非常有可能是2012年成品油最高零售價的最后一次調整。
但卓創資訊分析師認為,若中期國際油價呈現震蕩上漲的態勢,漲幅在每桶5美元以上,預計11月下旬,三地變化率將會出現止跌反彈,最快將于12月中旬漲破4%,屆時,國內成品油市場將會迎來年內第五次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