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最近幾年,廣西的磷化工產業發展迅速。不僅進出口貿易繼續蓬勃興旺,來本地投資磷化工項目的企業也越來越多。隨著大批磷化工企業的落戶,廣西北部灣地區的防城港、欽州等地正在形成磷化工產業集群。”近日,廣西磷化工行業協會會長林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據介紹,廣西正處在中國磷化工產品出口物流的最佳位置,從廣西出口的磷化工產品超過全國出口總量的50%,磷酸產品出口走在全國前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廣西磷化工產業成長的過程中,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原因,目前廣西磷化工產品出口的主要是中低端產品,利潤高的產品卻依然需要進口。這應當引起本地磷化工企業的警惕。”林明表示。
據了解,廣西本地并沒有很好的磷礦資源,企業生產所需磷礦主要來自云南、貴州等地。依托防城港等地的良好物流和區位優勢,近年來,廣西磷化工發展形勢總體看好。記者從廣西防城港市大西南臨港工業區獲悉,自1993年第一家磷化工企業落戶后,廣西防城港市依托大港口、面臨大西南的區位優勢,吸引了一批磷化工企業落戶。
“很多磷化工產品比如磷酸等,都屬于危化品,運輸成本較高。廣西存在區位、物流、出口等方面優勢,因此近年很多企業為了方便開拓市場,都選擇在廣西建設生產基地。”林明表示,目前國內外不少大企業都看中廣西的優勢,在廣西興建磷化工項目,比如云南南磷集團、川東化工、印度貝拉集團等都非常看好在廣西的磷化工項目投資,江蘇澄星集團還宣稱擬赴廣西欽州投資50億元興建磷化工產業園。廣西正逐漸從磷化工產品的集散地轉變為生產基地。
隨著這些企業的相繼落戶,廣西的磷化工產業在近些年得到迅猛發展。據海關統計,近年來,每年從廣西防城港口岸出口的磷酸產品已占全國的半壁江山;去年廣西口岸磷酸出口量超過30萬噸,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然而,透過產品出口表記者看到,低值產品占據了廣西磷化工出口的“大頭”,許多高科技行業所需要的精細磷化工產品卻只能從國外進口。林明認為,這與廣西磷化工產業發展基礎相對較差,企業存在產品結構不合理、管理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同行業競爭過度等問題相關。
記者了解到,廣西防城港等地的部分磷酸生產企業仍沿用20年前的舊生產設備,大部分企業都生產單一食品級磷酸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
云南化工研究院院長梅毅認為,制約企業搞精細磷化工的因素,除了生產技術還有應用技術。而且目前看來,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梅毅指出,搞精細磷化工一定不能脫離應用。化工企業多數生產的還是基礎化工原料,產品能否帶來效益,還要看企業能否研制出便于推廣的新產品。
此外,資源利用率較低,節能減排壓力較大等現實狀況,也對廣西磷化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影響。據悉,廣西一家磷化工企業近年來一直在謀劃上市,但由于受到環保核查等諸多因素影響,遲遲未能實現上市計劃。
面對行業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林明表示,當前深化結構調整,促進磷資源高效利用,是磷化工企業應對國際挑戰、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磷化工研發的重點是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特別是推動磷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的延伸和產品結構調整,開展廢渣的綜合利用,實現產業高、精、尖的發展。
據了解,防城港昕隆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目前已能生產出被稱為“磷酸行業皇冠上的明珠”的電子級磷酸,產品銷往東南亞、南亞、大洋洲、南美洲,對防城港磷化工產業集群的形成和帶動產業升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廣西南寧東和新贏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黃達北說,磷化工的發展應重視廢物利用。目前,東和新贏公司已針對磷化工行業的特點開發出“三廢”綜合利用和低品位磷礦提煉生產等關鍵技術,為廣西磷化工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此外,防城港正在建設磷化工科工貿產業園,園區占地近2000畝,規劃項目包括博森公司、利達公司、盛農公司等在內,總投資共12億元,計劃開發精深磷化工項目15個,成為集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綠色磷化工產業基地,形成外資和內資企業并舉的企業格局。目前,該園區已有8家磷酸企業入園,其產品大部分出口;在建磷酸企業5家,近期也將投產。
林明認為,當前,廣西磷化工行業發展面臨挑戰和機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產業面臨升級改造。因此,企業應該苦練內功,加強聯系合作,巧妙借助搬遷入園等契機,積極利用磷化工園區的集聚化效應,把防城港市磷化產業園等典型磷化園區打造成工貿一體、商住一體的綠色循環化工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