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2012年,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土肥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有效克服了開春以來持續低溫寡照天氣以及暴雨、臺風、洪澇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區土肥事業發展成績喜人,亮點紛呈。
亮點一: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名列西南省(區)第二。全區推廣面積達6078.5萬畝次,累計減少化肥投入10.39萬噸(折純量),累計節本增收27.54億元。
亮點二:耕地質量建設扎實推進,沃土工程實施面積達630萬畝。
聯合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出臺了《廣西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評定辦法(試行)實施指導意見》,已評定耕地面積超過1.5萬畝。全區全年沃土工程實施面積達630萬畝,增產糧食1.2億公斤,節本增效1.8億元。
亮點三:節水農業技術全面推廣,成了全國先進典型。全區共推廣農田節水技術面積1510萬畝,實現節水4.53億立方米,節肥30.2萬噸,增加作物產量7.55億公斤,增加農民收入11.32億元。11月23—25日,全國農田節水項目驗收暨現場觀摩會在我區召開,廣西作典型發言。
亮點四:技術推廣領域不斷拓寬。富硒農業提上日程。大力實施水稻防早衰工程,把重施分蘗肥改為水稻生育前期與后期施肥兼顧,提高結實率,水稻增產率達5-6%。大力發展富硒農業,在南寧、桂林、北海、防城港、玉林、貴港及河池等地開展相關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
亮點五:肥料市場監管井然有序,市場抽檢合格率逐年提高。全區共受理了786個肥料產品登記。重點引導24家配方肥定點生產企業、590個配方肥連鎖直供網點、14個農化服務中心參與測土配方施肥,從源頭上抓好產品質量。肥料市場抽檢合格率比2011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
亮點六:技術進村入戶扎實推進,多項模式全國領先。一是全區已有10133個村屯推廣“測土信息公示施肥指導方案上墻”技術入戶新模式,農業部已向全國推廣廣西這一做法;二是免費為2237個村和9568個農戶提供“一對一”幫扶服務;三是終端配肥推動配方肥入戶,今年已建設150個終端配肥服務點,促進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亮點七:綜合服務模式改革創新,“測產選肥”成就“六個之最”。在全國首創并先后舉辦了四屆“測產選肥”大型助農服務活動,實現了我區農業科技服務活動展示肥料品種最多、參與面最廣、技術配套最優、帶動面積最大、推廣成效最實、各方反映最好的“六個之最”。
亮點八:國家重大項目支撐有力。全區各級土肥部門把主動爭取項目作為抓好土肥工作的突破口,積極利用項目推進工作。爭取到國家測土配方施肥補貼和有機質提升項目,還爭取到優勢農作物水肥一體化、酸化土壤改良、綠肥等項目資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