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據日本日經新聞報道,將生產基地從中國分散到其他亞洲國家的日本企業正在增加。日本船井電機計劃將2011年度曾高達9成的家電在華生產比例降至5成以下,2014年該公司旗下菲律賓新工廠將投入運行。此外,伊藤洋華堂將于2013年度把服裝的在華生產比例降至3成,而2011年度則高達8成。此舉意在緩解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保持商品的價格競爭力。由于中日關系緊張等原因,除了瞄準中國內需的商品之外,避免過度依賴中國的趨勢正日趨明顯。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調查,中國制造業普通從業人員的月基本工資在2010年10月為328美元,在5年里上升了約4成。與菲律賓(253美元)、越南(145美元)和緬甸(53美元)等國相比,中國明顯更高。
此外,運營“優衣庫”的迅銷公司、男裝廠商青山商事和AOKI等也將擴大在中國以外的商品生產。在日元不斷貶值的背景下,將逐步把生產轉移到成本比中國更低的亞洲各國。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實施的海外事業活動基本調查顯示,在日本企業旗下中國當地法人的銷售額中,2010年度中國國內銷售額為23.2萬億日元,出口為11.5萬億日元。與雷曼危機前的2007年度相比,中國國內銷售額增長27%,出口減少了22%。在內需不斷增長的同時,中國作為面向全球的出口基地的地位則在弱化。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1月日本對華直接投資較去年同月減少了20%。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