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活力來自企業制度管理。制度管理主要是硬性的、外在的調節。而企業文化主要是內在的文化自律與軟性的文化引導,強調的是內在的心理認同、人的自主意識和能動性,達到自控與自律。
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內在聯系。卓越的企業總是經常用適應企業目標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去面對市場、迎接挑戰、捕捉機遇,從而在競爭中獲勝,但兩者的差異性也是很明顯的。其一,他們的表現形態不同。前者是有形的、剛性的,往往以規章條例等形式表現出來;后者是無形的,存在于人的頭腦中,是一種精神狀態。兩者一體兩面,有形的制度滲透著文化,無形的文化通過有形的制度載體得以表現。其二,他們對人的調節方式不同。企業制度是一種外在的約束,是硬性的調節;企業文化是一種內在的約束,強調的是員工的心理認同,外在的約束通過內在的約束起作用。其三,演進方式不同,制度的演進一般是“跳躍式”的,企業文化的演進一般是采取“漸進式”的,但兩者同處于一個過程之中。從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導新文化,兩者交互提升和發展。企業管理正是在這種交互提升和發展過程中得以不斷優化,臻于完美。當制度內涵未得到員工的心理認同時,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當制度內涵已被員工心里接受并自覺自愿遵守時,制度就變成了企業所有人的企業文化。
所以,從一定意義上理解,企業制度是“山”,企業文化是“水”。俗話說,山有形而水無形,有山必有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