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雖說2013年來,橡膠行業經濟總體將保持平穩運行,但還是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狀態,價格進一步被壓至利潤邊緣,壓力并迫使部分企業關停,業內人士稱利潤空間收窄預期或將推動行業整合到來。
由于橡膠產品(包括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價格持續低迷,廠商表示甚至“跌破成本線”,該現象不僅打擊了膠農種植橡膠樹的積極性,也讓國內農墾企業銷售維艱,同時使得企業利潤萎縮嚴重。某貿易商表示,停產在2013年對橡膠行業來講是“家常便飯”。
而引起橡膠價格持續回落的根本原因是供過于求。滬上某券商分析師表示,國內產能擴張太快,而需求增長速度無法趕上產能擴張,因此導致需求無法消化供應增量,出現產能擴張過快、供應端壓力過大的現象;此外,全球經濟轉弱也引起需求端容納量減少,供需出現進一步失衡。
“盡管停產裝置數量在逐步增多,但由于前幾年新開裝置太多,市場總體產能仍然呈大幅上升趨勢,因此在未來幾年國內產能依舊會出現擴張趨勢。”該人士表示。
此外,天膠價格的低迷也使得下游輪胎企業出現利潤復蘇現象。但盡管如此,輪胎價格下降跡象依舊明顯,據多家大型輪胎企業負責人表示,盡管成本下降,輪胎的市場售價也在下跌,利潤空間在進一步收窄,“現在想要盈利十分艱難”。2013年,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組織開展了《輪胎行業準入條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其細則敲定之后將進入征求意見階段。據悉,該準入條件將通過對輪胎產品質量、輪胎生產企業能源、資源消耗的具體細節標準制定,以及對水污染、大氣污染等排放限值要求,規范輪胎行業整體生產能力。
滬上某券商分析師表示,《輪胎行業準入條件》將是橡膠-輪胎生產鏈的一次機遇。他指出,如果執行力度強,輪胎行業中小企將陷入被動局面,市場資源會集中到大型企業中,行業集中度將明顯提升;同時,輪胎質量也在其中有明確規定,輪胎質量的提升意味對原材料橡膠質量的要求提高,從目前市場的橡膠質量來看,只有大型企業才能夠生產出合乎標準的橡膠。因此,該規定對橡膠行業也存在一定促進作用。
某券商分析師表示,預計未來幾年國內輪胎產量增速將在3%-5%,微增長將成為一種常態。他并表示,國內多區域的霧霾天氣將抑制國內車輛消費需求,加上主要城市在2014年的限購限行政策,未來終端車市增長減速將拖累輪胎需求。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