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石油供應首席分析師伊萬·桑德拉和IPC國際石油咨詢公司總裁拉菲爾·桑德拉在新出版的《油氣雜志》上發表系列文章指出,全球海洋石油工業的發展值得關注,而且還有很大發展潛力。
海洋石油工業發展迅速
世界已發現石油儲量有5000億桶,大型海洋油田占了41%,這些油田分布在少數幾個地區。作者認為,石油儲量還可以比現在的估計增加30%,此外,一些地區的勘探程度很低,有的地區甚至還沒有勘探過,因此未發現資源的潛力很大。全球海洋油田的最終可采儲量接近1萬億桶,幾十年來海洋勘探開發一直很有吸引力,過去30年中,每年發現的油田數量和所發現的油田規模基本相同。海洋石油是世界石油供應的下一個前沿,如果油價保持每桶50美元,那將會是多么可觀的市場前景。
過去幾十年,石油工業從陸上到內陸水域再到近海不斷擴張。1950年駁船首次用于近海勘探,1956年出現了深水鉆井船,1964年半潛式鉆機問世。上世紀80年代,在800英尺水深勘探就算深水;如今,1500英尺也不過是淺水,深水要到1500至7000英尺,比7000英尺更深才算超深水。
近海石油生產發端于上個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產量不過100萬桶/日,而到2005年已接近2500萬桶/日,占世界原油產量近三分之一。相比之下,陸上原油生產用了60年時間到1963年才達到2500萬桶/日。
與陸上原油生產不同的是,海洋石油生產沒有經歷大幅下降,這些年一直穩步發展,實際上,陸上原油生產在近20多年基本保持在一個平臺上,海洋石油已經成為世界石油生產增長的主要來源。
2005年波斯灣/中東地區坐上世界海洋石油生產的頭把交椅,其后依次是北海、西非、墨西哥灣、亞洲/澳大利亞、巴西、中國、里海、俄羅斯/北極等地區。在近海石油總產量中,淺水地區產量2030萬桶/日,深水地區達350萬桶/日,其他如天然氣液產量總計有160萬桶/日,主要產自淺水區。
直到2005年,近海石油發現總量達5030億桶(其中,原油4550億桶、天然氣液480億桶),已生產了2040億桶,剩余儲量約3000億桶。最重要的海洋石油發現分布在上述主要產區,而中國近海、里海、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勘探還很有限,其他產油區的勘探成果十分有限。
據美國2000年地質調查報告估計,世界未發現的海洋石油有3060億桶,天然氣液950億桶,占全球未發現石油的47%。可見,無論從資源還是從產量上分析,海洋石油都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自1995年以來,隨著海洋石油生產的發展,世界石油生產的遞減趨勢已經發生了改變。
陸海石油集中在相同地區
世界最大的近海石油產區也是陸上富集石油系統。波斯灣/中東地區是世界最大石油產區,最大的儲量富集區。西非主要油產區是兩個近海產區,而且陸上的石油產儲量十分可觀。墨西哥灣也是世界級的產油區,該地區的美國和墨西哥也擁有豐富的陸上石油系統。亞洲/澳大利亞地區廣大,包括幾個國家,但已發現的含油盆地構造相連、生油過程相同。石油主要產自該地區復雜的近海盆地,也有來自陸上產區。北海與巴西的石油儲量幾乎全都產自近海區。中國近海、里海與俄羅斯/北極地區有如下特點:陸上產儲量相當大、近海石油產量不多但發展很快、目前海洋石油發現數量和勘探活動都有限、地質上石油系統規模大。
據地質界研究結果,近海油田一般為被動陸緣構造,儲集巖的沉積環境以非海相至海相砂巖為主,儲集巖的地質年代為新生代和中生代,在深水大油田的油氣聚集帶為特有的新生代濁積巖油藏,是典型的構造圈閉和構造/地層復合圈閉。
世界近海石油勘探起始于上個世紀40年代,迄今在淺水區一共鉆勘探井約17700口,獲新發現2500個。深水區勘探在70年代末才開始,鉆井約2000口,新發現油田約400個。在淺水區,近25年的勘探井數保持在每年約500口,深水區鉆井數自1997年起逐步增加,現在每年要超過100口。近25年,每年獲得的近海石油新發現平均約80個,成功率超過30%。
海洋石油發現經過
3個階段
幾十年來,5000多億桶的石油發現可大致分為3個勘探階段。1940至1972年為第一階段。在此期間,美國墨西哥灣于1947年獲得第一個近海石油發現,在波斯灣發現了第一批超大油田,在西非獲得第一個海上發現,后期在北海獲巨大石油發現。另有2個重大發現分別在澳大利亞和中國。這個階段的總共發現石油1980億桶,年均獲得發現83億桶,發現規模平均7.7億桶。
第二階段為1973至1990年。在此期間,北海、墨西哥、里海、俄羅斯/北極都找到了重大發現,美國墨西哥灣和巴西先后于1983年和1984年發現了本區的第一個深水大油田。另外,印度和加拿大在近海各獲得一個重要發現,西非、亞洲/澳大利亞地區、美國墨西哥灣淺區繼續有所發現。在這個階段,石油發現總計達1710億桶,年均95億桶,平均規模為1.35億桶。
第三階段為1991年至今。在此期間,巴西、安哥拉、尼日利亞、美國墨西哥灣4個主要地區找到深水重大發現,不過在北海、里海、中國也有幾個重大發現,亞洲/澳大利亞、西非淺水區、波斯灣的發現規模較小。在此階段,石油發現總計1210億桶,年均發現80億桶,發現平均規模1.16億桶。其中,深水和超深水發現440億桶,年均30億桶。
深水找油具有局限性
根據已有的地質資料,全球近海深水遠景區的影響有限,最優質的儲集巖是濁積巖,而墨西哥灣是全球僅有最大的這類遠景區,但迄今也只鉆了3口深水探井。上述4個主要地區以外的其他深水區有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毛里塔尼亞、科特迪瓦、中國等也有成功發現,有無全球性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由于深水區的勘探資料不夠充足,開發歷史也比較短,評估深水區石油勘探還不具備條件,但有兩點需要指出。首先,全球的石油遠景區的地理分布十分獨特,迄今人們知道的是僅分布在有限的區域;其次,有了超深水技術并不意味著就能進入任何深度的水域進行勘探,在全球絕大部分地區,近海水深達到12000英尺也就到了大陸架的邊緣,再向深處發展,出了大陸架就沒有沉積巖了。
總體來看,美國墨西哥灣、北海、波斯灣、澳大利亞做的勘探工作較多;而在西非、墨西哥、中國、里海、俄羅斯/北極地區,勘探還做得不多;北非、東加拿大勘探雖有成功,但工作十分有限;墨西哥深水區、紅海、太平洋、北大西洋還不曾做過勘探工作。全球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近海勘探區。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