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隨著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多日暴挫,近日各地柴油價格出現不同程度松動。為規避未來批發價大跌的風險,地方煉廠(地煉)已打算集體檢修,靜觀其變。而同時,中石化卻在全力以赴增產。
近日,河南、河北、福建、湖北、安徽等地柴油批發價均有所下滑,市場成交有限。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李宏告訴記者,作為國內地煉最集中的地區,山東的成品油批發價跌勢較明顯,從本周二開始,當地柴油價格就開始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山東地區的利津石化、正和石化、金誠石化、神馳煉廠、華聯石化等多個煉廠批發價下調幅度在20-100元/噸不等。目前,0號柴油主流報價7800-8150元/噸。汽油價格也有下跌,93號汽油出廠均價8571元/噸,兩天來已累積下跌50元/噸以上。
“據我們了解,地方煉廠明知降價會助長市場的看跌熱潮,但隨著其他煉廠陸續下調報價,它們也不得不跟隨下調。煉廠人士稱,當下煉廠即便讓利于買方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行情持續疲軟,有可能集體進入停工檢修,以規避風險。”李宏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煉欲加入檢修隊伍的同時,國有石油企業卻在開足馬力增產。記者從中石化集團獲悉,該集團旗下煉油事業部本周剛剛組織召開了增產增供汽油座談會,要求全力以赴增產增供汽油。根據此次會議的要求,中石化旗下化工事業部要組織化工企業顧全大局,增加汽油資源。
業內人士指出,當批發價下跌時,地方煉廠為避虧損常常以檢修為名停產,這成為“油荒”爆發的原因之一。而國有油企為保供必須增產,這常常造成煉油業務虧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