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近日再次引起熱議,周期大大縮短、調價次數更加頻繁或成為新機制最大亮點。就在國內成品油價格年內首次迎來下調之后,有關成品油價改的神秘面紗也將擇機正式亮相。
猶抱琵琶半遮面自2009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總共調整17次,其中12次上調、5次下調。2012年3月2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再次上調,汽、柴油價格每噸上漲600元,是2009年以來漲幅最大的一次。那次漲價后,國內汽油價格正式進入“8元時代”。5月10日零時起,發改委正式下調成品油價格,汽油下調330元/噸,折合0.24元/升;柴油下調310元/噸,折合0.26元/升。
這是2012年首次下調。“終端用戶用油成本降了,物價水平也有望回落,特別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生活壓力也會減輕點,但此次油價降幅并不盡如人意,‘漲多跌少’怪圈尚無改觀,定價機制猶抱琵琶半遮面”。對車輛燃油較為“摳門”的捷安運輸公司車管王德運向記者坦言。
新機制或10天一調像王德運這樣的質疑不在少數,不過,有消息已經傳出,有媒體披露,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方案實際上早已確定,一直在等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待時機推出。接近發改委的人士稱,新機制將會把定價周期縮短到10天,4%漲幅條件也會變更。
將擇機正式亮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場人士表示,眼下,國際原油價格依然有大幅度上漲的可能,如果新機制推出,而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上漲,消費者可能難以接受。“已有消息披露,新定價機制將擇機正式亮相,有可能會在下一次油價下調的時候正式公布,調價或將不再報國務院審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