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6月23日發布公告,宣布對外開放位于南海的9個區塊,總面積160124.38km2,供與外國公司進行合作勘探開發。這是2008年以來,中海油第五次向全球招標開發中國海域內的油氣資源,也是自1992年中海油引入美國克里斯通能源公司在南沙海域萬安北-21區塊合作勘探之后,中國又一次在南海中南部海域進行油氣開發國際招標。
正如20年前,萬安北-21區塊開發遭到越南無理干涉一樣,此次中海油正常企業經營活動同樣引發了越南官方的反對聲浪。越南外交部26日表示,此舉嚴重侵犯了越南主權,要求中國停止有關國際合作開發的邀請。就在幾天前,也就是6月21日,越南國會通過的《越南海洋法》將中國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包含在所謂越南“主權”和“管轄”范圍內。
“此次公布的9個區塊均在我國南海傳統疆域內,部分區塊與越南所謂的油氣招標區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比如‘148區塊’(2011年5月26日中國海監在南海維權過程中曾發生了”割纜事件“——編者注)。很顯然,越南之前公布的諸多油氣招標區塊進入到了中國南海傳統疆域內,構成了對中國南海權益的侵犯。” 中國南海研究院研究員劉峰告訴本報記者。
對于越南方面的外交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企業公布有關油氣招標區塊是正常的企業行為,符合有關的中國法律和國際慣例,要求“越方立即停止在有關海域的油氣侵權活動”。
據外媒報道,一些國際分析人士預計,由于中海油此次招標的區塊引起越南抗議,可能難以吸引謹慎的國際石油企業參與投標。越南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首席執行官Do Van Hau在日前河內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該公司已敦促外國企業不要參與中海油此次招標。
盡管有外部壓力,但中海油的公司發展戰略以及國家利益的要求都使得這一次南海深處的招標勢在必行。
6月26日,中海油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王宜林主持召開董事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南海油氣勘探開發工作。王宜林強調,做好南海油氣勘探開發工作是中國海油推進“二次跨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海油作為國家石油公司必須承擔的責任。
安訊思高級信息經理李莉認為,中海油要建設海上大慶,向深海要資源是必然趨勢,而南海是中海油向深海發展的重要區域。此次招標正是反映了中海油的這一戰略規劃。此次公布的9個區塊水深最深達到4千米,開發難度非常大,引入外國成熟技術是非常自然的選擇。
相對于越南、菲律賓等無力開發深海油氣資源的石油公司,中海油逐漸成形的深海勘探開發技術無疑占得了先機。據資料顯示,作為中國首次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的許多設計都是依照南海的海況“量身定制”的,能夠抵御南海百年一遇的臺風;可以憑借9000噸的可變載荷在遠離陸地、補給困難的情況下長時間作業。劉峰認為,即使國際石油公司出于風險考慮不參與勘探,中海油也可以進行自營開發,進而促進合作開發,最終有望促成與有關爭端國進行共同開發。
中海油自身的發展戰略,也形成溢出效益,與國家的南海戰略發生強烈共振。中海油總裁王宜林曾在講話中指出,“981”的成功將對推進海洋強國戰略和維護中國領海主權做出新貢獻。而華爾街日報近期的一篇報道更是把中海油公司描述為中國在南海的一面“旗幟”。此次招標,更加清晰的反映了海上石油產業發展對于國家戰略的重要意義。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曾提出了‘南沙維權、漁業先行’的策略。目前宜在鞏固提升過去這一傳統維權開發戰略基礎上,將重點轉移到油氣勘探與開發,實現漁業開發與油氣開發并舉。” 劉峰告訴記者,“因此,推進南沙油氣開發,有助于加強我國在南沙實際存在,可以更加有效地彰顯我國南海主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