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工業園區東南方向,一排排藍色光伏發電板熠熠生輝,260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在和田地區最大的光伏產業園——洛浦縣光伏產業園“生根”。如今,這片“能源之花”正在廣袤的戈壁上追光逐熱。
近年來,和田地區依托豐富的光資源以及可供開發建設的廣闊沙漠、戈壁及荒漠,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2015年,國家電投總裝機60兆瓦的光伏項目在洛浦光伏產業園建成投產,年均發電量超8000萬千瓦時。國家電投新疆能源化工和田有限公司洛浦電站站長田舉雄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國家電投新建的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年平均發電量達3.6億千瓦時,“該項目是和田地區投產單體最大的新能源發電項目,每年可節約標煤1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萬噸”。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太陽能和風能資源蘊藏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新疆搶抓政策機遇,加快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
今年以來,新疆持續推動新能源產業大規模、高質量發展。洛浦縣發改委主任曹余勇介紹,目前,光伏產業園正在建設的國家電投400兆瓦發電項目、華潤電力400兆瓦發電項目,預計今年投入使用,“這些光伏項目全部建成后,產業園的總裝機將超過3200兆瓦,為和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綠電保障”。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新疆電網新增電源裝機容量594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375萬千瓦,占新增電源裝機總量的63.14%。隨著新一批光伏發電新能源項目開工、落地,和田聚焦產業需求,不斷加快光伏制造業發展。
在和田地區昆岡經濟技術開發區(有色金屬產業園)內,施工車輛來來回回,園區建設有條不紊。“已經有5家企業落地園區,其中4家以鋰產業為主,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預計8月底完工,為企業盡快入駐提供條件。”洛浦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黃湘鵬介紹。
和田地區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優勢礦產儲量規模大,鉛鋅、鋰鈹等多種礦產資源儲量在國內排名前列。年產20萬噸碳酸鋰項目是落地昆岡經濟技術開發區(有色金屬產業園)的項目之一,志存鋰業集團新疆基地副總經理鄒煒表示,落地于此看中的就是當地的礦產資源優勢和新能源發展前景,“企業在園區正在建設的是一期年產3萬噸碳酸鋰項目。目前,該項目土建已經基本完成,預計今年9月份試產,為儲能項目和光伏項目提供上游產品”。
近年來,和田地區著力培育有色金屬產業,建設昆岡經濟技術開發區(有色金屬產業園),以有色金屬綜合開發利用和產業鏈延展為主要內容,努力打造集礦產冶煉、鐵路專運、精深加工等于一體的綠色智能產業園區。
“產業園建設恰逢其時,對和田地區的產業轉型是重大機遇。”黃湘鵬介紹,通過企業陸續入駐、建設、投產,后期產業園對拉動和田地區新能源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重大支撐作用。(經濟日報 記者 耿丹丹)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