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氫能理事會(Hydrogen Council)和麥肯錫公司聯合發布了《氫能洞察2023(Hydrogen Insights 2023)》(簡稱《報告》)?!秷蟾妗分赋?,全球氫能經濟仍然強勁增長,發展勢頭繼續加速,但投資決策滯后,只有10%的投資通過了最終投資決策(FID)。
《報告》跟蹤了全球1040個項目,指出到2030年的氫能直接投資額已達到3200億美元,其中,大約一半的項目專注于氫能的大規模工業應用;約有20%與交通運輸有關,在這一領域,目前全球有1000多座加氫站在運行;已公布的電解槽項目總容量達230吉瓦。
康明斯董事長兼國際氫能理事會聯合主席Tom Linebarger表示:“很高興看到世界各地氫能項目的持續發展勢頭。隨著我們繼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我們的重點需要放在加快采取行動上。”
根據《報告》,氫能供應端約占已宣布投資的三分之二,已宣布的清潔氫生產總量達3800萬噸。目前,每年約有80萬噸清潔氫氣供應投入使用,可再生能源制氫每年約60萬噸(相當于700兆瓦的電解水容量)。已有超過9吉瓦的電解產能通過了最終投資決策(FID),其中中國占承諾產能的40%。
《報告》顯示,歐洲在加氫站建設方面遠遠落后于亞洲,亞洲擁有全球多的加氫站(650多個加氫站),從2021年底到2022年,全球加氫站的部署增長了50%以上,增長最多的地區是中國、韓國和日本。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和韓國已經建成了300多座加氫站,而歐洲在2022年簡稱了50座,其中德國占了大部分比重。
《報告》指出,氫能發展勢頭正在全球蔓延,北美在承諾投資(100億美元)方面領先,緊隨其后的是歐洲(70億美元)和中國(50億美元),其中中國的增長率最高,超過了200%。自2022年9月以來,北美地區已宣布的投資增長了55%,《通脹削減法案》(IRA)中提供的高達3美元/公斤的生產稅收抵免,可能有助于大幅加快美國清潔氫的發展。麥肯錫高級合伙人Bernd Heid表示:“北美一直是一個真正的增長引擎:其承諾投資占全球的30%。”
《報告》強調,盡管取得了進展,但已承諾的項目仍落后于目標。在已宣布的3200億美元投資中,只有不到10%是實際承諾資本。氫能行業在供應鏈緊張、勞動力短缺(如EPC)、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以及許多市場缺乏公眾支持的情況下走向成熟,所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減緩氫能項目部署。到2030年,承諾資本必須增長20倍以上,才能實現凈零增長。為了實現清潔氫氣的快速部署,可用的資源和設備,防止基礎設施瓶頸,并使最終用戶工廠能夠使用氫氣至關重要。
在川崎重工董事長兼國際氫能理事會聯合主席金花芳則看來:“對政府、行業和公眾來說,采取所需規模的行動是一次學習之旅,保持密切溝通將有助于我們共同實現能源轉型的目標。”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