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能建設、污水處理、注氣三大工程竣工投運,深埋火焰山下的世界最深超黏稠油油藏步入規模開發。12月22日,負責稠油開發的吐哈油田魯克沁已連續17天日產超過1100噸。
新疆吐魯番盆地是世界第二低洼地,盆地最低點位于海平面以下150多米。魯克沁油田埋藏著世界上深度最深、黏度最大的超深稠油。即便是在50℃的環境中,稠油黏度也在1萬毫帕秒以上,稠油到了地面更是黏稠。用技術人員的話說,稠油就像蜂蜜一般,附著在油管、抽油桿上,要用刀子刮才能剝離。
目前,世界上稠油開采主要以熱采為主,但大多局限于淺層稠油開發。對吐哈油田平均井深超過2500米的稠油來說,國內外沒有成功開采先例,屬于世界級難題。吐哈油田技術人員經過幾年摸索實踐,創造性地研究出把稀油注入井底,將稠油稀釋降黏后再舉升到井口的“泵上摻稀”采油方式。隨后又進行了注水、天然氣吞吐、化學調驅及化學降黏試驗,形成了有效的主體技術路線。
2011年,吐哈油田啟動30萬噸稠油產能建設工程、魯中聯合站污油污水系統工程和玉東注氣完善工程,助推超深稠油規模開發。截至11月底,這些工程全部完工,并通過12月初組織的現場驗收,陸續投運。
三大工程的投運,為魯克沁超深稠油規模開發奠定了基礎。2011年,完鉆新鉆井113口,投產103口,產量持續攀升。9月30日,原油日產量從年初的700噸上升到1000噸。12月5日,原油日產突破1100噸,達到歷史最高點。
魯克沁采油廠表示,2012年他們還將繼續加大稠油規模開發力度,計劃新鉆井70口,新建產能10萬噸。
魯克沁超深稠油油藏發現于1996年。由于埋藏超深,黏度超高,開采難度極高,多年來高儲量難以轉變為高產量,被譽為世界級難題。2003年,首先在魯2塊開展注水試驗取得成功;2005年以后,實現3年連續穩產目標;2007年,吐哈油田整合成立魯克沁采油廠,專門負責稠油開發;2008年,稠油產量超過20萬噸;2009年達到21萬噸;2010年,攻上23萬噸;2011年,產油接近3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