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與西部地區的合作不斷深化,山東藍黃“兩區”正借助西洽會(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平臺,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基礎設施、農業等重點領域為切入點,加速對接廣袤的西部地區。這是記者從4月9日閉幕的第十六屆西洽會期間山東省政府舉辦的“兩區”投資環境說明暨項目發布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山東省十分重視與西部地區的產業合作。統計顯示,近11年來,山東省通過西洽會累計達成各類合作項目1200多個,總金額達2170億元。西洽會已成為山東深入參與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山東省副省長張建國和陜西省副省長李金柱表示,作為山東經濟發展的引擎,山東藍黃“兩區”與西部地區將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度合作,突出優勢產業互補,實現雙方互惠共贏。
山東省發改委主任、省“兩區”辦主任張超超說:“借助西洽會這一國際知名大型品牌展會,山東能源化工企業加速進軍西部資源優勢集聚區,為兩地能源化工優勢互補提供了便利條件。”近年來,兗礦集團、山水集團等一批大型企業響應國家號召,與西部地區在資源開發、市場開拓、企業重組、產業轉移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入。
為參加本屆西洽會,山東省從“藍黃”兩區近期即將開工的重點招商項目中,精挑細選出一批優質項目,受到中西部各省份的高度關注。在項目發布會上,山東藍黃“兩區”共推介了321個規劃項目,總投資7938億元,其中現代海洋化工、海洋生物、海洋石油裝備制造等領域的項目120個,涉及納米碳酸鈣、海藻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藥、醫藥中間體、環保印染、碳纖維、氯堿化工等。當場簽約15個項目,總投資額154.28億元,涵蓋了新材料、石油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領域。其中,“兩區”企業在西部地區投資項目8個;西部地區企業在“兩區”投資項目7個。簽約項目包括120萬噸/年油頁巖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榆橫煤潔凈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百萬噸鉀鹽深加工項目等。
魯陜合作是當前山東產業對接西部的重點。張超超認為,陜西省人才、技術和資源優勢突出。山東省要積極推進與陜西省在突破核心技術、關鍵共性技術方面的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山東企業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領域與陜西廣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