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距離2012年結束僅剩4個工作日了。據業內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內成品油價格已無再次調整可能。更重要的是,原本業內預期于年內推出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仍無音訊。
近期,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強調,2013年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力爭在重要領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穩步推進以資源性產品為重點的價格改革,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重點電煤與市場煤價格并軌,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完善居民階梯電價政策。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有望隨著2013年第一次調價推出。
卓創資訊研究員李倩表示,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應內外兼顧,既要考慮與國際油價聯動,也要兼顧國內油品供需的變化。隨著定價機制市場化水平的提高,雖然增強了國內外油價的聯動性,但也使得成品油價格波動趨于頻繁,長遠來看,定價機制的改革及完善仍將是一場持久戰。
梳理2012年的成品油調價時間表,可以明顯看出,“漲快跌慢、漲多跌少”有了明顯改善。
2012年全年,成品油價格經歷了7次調整,其中上調三次,分別為3月20日,汽柴油每噸各上調600元;8月10日,汽柴每噸上調分別為390元/噸和370元/噸;9月11日,汽柴每噸上調分別為550元和540元/噸。下調四次,5月10日,汽柴每噸下調330元和310元;6月9日,汽柴每噸下調530元/噸和510元/噸;7月11日,汽柴每噸下調420元/噸和400元/噸;最后一次是11月16日,汽柴每噸下調310元和300元。每一次都在時間窗口開啟及三地油價變化幅度達到標準后及時調整。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目前調價及時,但整個定價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仍然不夠,這對國民經濟長期健康發展不利。新定價機制還是越早推出越好。
對于推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一直呼聲不斷。而國家發改委也數次表示將會選擇合適的時機推出新的改革方案。
有分析師表示,由于新機制將會縮短調價周期,如果新機制出臺時恰逢國際油價處于上升通道,那么國內成品油價格將會在短期內面臨連續多次上調,這無疑將會引起民眾的不滿。因此,在國際油價較為平穩或是處于下降通道時,推出新機制將會是比較合適的時機。按照這樣的思路,2013年國內成品油的第一次價格下調窗口開啟時,新機制也許會隨之出臺。
對于新定價機制的框架,目前業內多數分析機構預測為,調價周期將從22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同時取消4%的幅度限制,改為10個工作日內。此外,目前調價參考的掛靠油種將會發生改變,布倫特仍會保留,但辛塔原油因市場認可度在逐漸下降,極有可能被阿曼原油所代替。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