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環境保護被確立為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2007年,建設生態文明首次寫進黨的十七大報告,生態文明建設已經上升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今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論及生態文明,并首次單篇論述,將其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
由大唐能源化工建設的全國第一個煤制天然氣示范工程日前已打通全部流程,開創了煤炭清潔利用的新途徑。大唐人經過縝密論證,首次將氣化爐壓力由以往的3.0MPa提升到提至4.0MPa,提高了轉化效率和反應速度,對節能減排意義重大,此舉為世界首創。圖為世界首臺4.0MPa氣化爐。 (本報記者 陳丹江 攝)
石化行業“十二五”的節能減排目標是: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能源消耗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8%、8%、10%、10%,揮發性有機物得到有效控制。專家指出,盡快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不僅是石化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對生態文明建設更是重要之舉。
行業愿景:
肩負使命,勇立潮頭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全行業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提高行業節能減排、安全環保、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各基層黨支部要認真總結行業中的典型經驗,以完善“領跑者”制度為重點,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科技領先的企業、科研院所以及相關的協會組織應該為行業提供更好的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質量標準、節能管理等樣板、咨詢與服務。要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山東奔騰漆業有限公司將環保水性涂料成功研發生產作為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的實際行動。為提高水性涂料性能質量,日前,該公司邀請法國涂料專家弗朗索瓦先生來公司進行生產技術指導和生產設備的改造工作。圖為法國專家在車間提出具體整改意見。 (本報記者 謝忠設 攝)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咨詢委員會委員孟全生: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石化行業必須走在前面。改革開放30多年來,包括化工行業在內的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有了長足的發展,卻也帶來了環境污染、能源資源浪費等問題。隨著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與化工相關的環境群體事件也時有生,這就要求石化企業必須意識到自身肩負的歷史責任和社會責任。
因此,全行業應該發揮自律作用,在行業內部建立起提升環保和安全工作水平的標準及規章制度,同時在國內企業繼續大力推行責任關懷,以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桂林橡機實行模塊化生產,達到了節能增效的目的。圖為該廠熱板試壓師傅正在為熱板試壓。(李麗 攝)
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駐會副理事長方曉驊: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生態文明的重視,讓節能工作者很振奮,對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來說也是鞭策與鼓舞。
為貫徹落實十八大報告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一精神,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將努力為化工企業帶去更多的節能新技術。比如,我們將繼續開展重點化工企業節能技術診斷工作,創新節能技術推廣模式。這種“望聞問切”式的節能診斷,為已經全國幾十家化工企業帶去了實實在在的節能成效。
此外,化工行業的中小微企業能耗占全行業40%左右,且存在量大面廣、節能難以監管的特點。如果用節能技術、節能項目將業內的中小企業串連起來,節能效果會更好些。
近年來,巨化在推進氟化工、氯堿化工、特色石化材料、公用工程等板塊間循環共生產業網構建的同時,投資五億元分三期對生產區域實施了循環經濟生態化示范區改造工程,并取得了明顯成效。近日,巨化集團獲得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圖為巨化循環經濟生態化示范區一角。 (本報記者 王孝弟 攝)
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汪建沃: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而實現農作物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則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利國利民。
綠色防控提倡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調控以及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藥的技術,達到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確保農作物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的目的。綠色防控直接關乎公眾健康、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巨大。
推進綠色防控要堅持政府扶持、優化技術、保障安全、多元推廣的原則,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力爭到2015年,全國蔬菜、水果、茶葉、東北水稻和玉米主產區病蟲害綠色防控總體覆蓋率達到30%以上;到2020年,全國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總體覆蓋率達到60%以上,努力實現園藝作物優勢區和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全覆蓋,化學農藥使用量平均減少20%以上。
企業方略:
綠色發展,相得益彰
中國石化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秋林: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對企業來說是個長期任務。作為中國石化骨干企業,揚子石化要將當前生產經營和下一階段的改造相結合,將改革發展統籌起來,不但要考慮當前,還要從長遠角度看化工產業的轉型,尤其是在轉型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以及美麗中國的偉大進程中做好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工作。
公司在兩年多前就開始對設備進行節能改造,計劃花費12億元,明年改造完成,屆時一年可以節約50萬噸標油。雖然短期來看企業有經濟消耗,但是從長遠看,有利于環境的改善,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檔升級。下一階段,揚子石化公司會更加關注煉油改造項目,并堅持最高標準設計、最嚴格的環保準則條件以及最好的裝備和技術建設。
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董事長武華太:作為一名來自煤炭戰線的從業者,我認為煤炭企業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以煤為基、多元發展之路,著力推進轉型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
近年來,晉煤集團突出建設“煤—氣—化”、“煤—焦—化”、“煤—氣—電”三條循環經濟產業鏈,使我們這個有著50多年歷史的老煤炭企業煥發出了蓬勃的發展活力。“十二五”期間,我們將遵循園區化、高端化、循環化、多聯產、能源梯級利用的發展方向,重點建設高硫煤潔凈利用化電熱一體化項目,通過集中造氣替代傳統的化肥生產工藝,主要生產高檔復合肥、清潔燃料、烯烴等精細化工產品。
今后對于如何進一步做好現代煤化工這篇大文章,我認為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眼界,開放合作。我們要積極引進行業內外的優秀人才,努力在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上取得新的成果,為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貢獻力量。
湖北宜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遠華:身為化工企業,宜化集團也曾經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近年來,宜化投入巨資進行污染控制和節能改造,5年來的投入超過30億元,所有的工廠都裝備了先進的污水處理系統,達到一類排放標準。事實上,治污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也為企業節約了成本。近5年來,企業通過節能和治污改造,節約成本50億元。十八大報告中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的非常及時,非常具有戰略性。我們應該把更多的財力、技術、人力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
勝利石油管理局黨委書記席秀海: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勝利油田要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深入開展綠色低碳專題教育,把綠色低碳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傳遞到每一名員工、貫穿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積極治理工業“三廢”,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油污不落地,廢氣不上天”,讓勝利油區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做綠色低碳經濟的踐行者、領航者,為中國石化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作出更大貢獻。
員工心聲:
獻計出力,人人有責
新疆天業集團煤制乙炔車間班長劉東陽:作為化工企業的一名員工,我期許的生態文明是能夠在一個花園式廠區工作、學習,各種安全設施完備,規章制度完善,每天能舒心地生活。
當然,這樣的愿景是和企業的生態文明建設分不開的。我希望企業能夠更好地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將原料吃干榨盡,盡可能地減少污染,這樣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更美好。
我個人也會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在生活上積極起到表率作用,帶動身邊的人踐行節約理念,力所能及保護身邊環境。只有人人都行動起來,將保護環境從嘴邊落實到生活中的實際行動中,我們所期望的生態文明才會真正實現。
晉煤天源熱動車間操作工王平:在我看來,生態文明是滿足人民群眾健康生活需要的重要課題,隨著國家把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這將惠及百姓。
作為一個煤化工企業,企業給露天篩煤場新建煤棚,減輕煤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進行環保設施技術改造,提高污水處理能力,還在全公司大力推行生態文明創建工作,不得不說這不僅改善了我們的工作環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愉悅,還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保護環境,構建生態文明社會是化工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每個員工應該思考的問題。未來,我將立足自己的崗位,不斷進行學習,希望盡自己所能,給公司提出關于節能減排的合理化建議。
高橋石化化工四部團總支副書記朱月浩:當前,我國經濟取得飛速發展,但環境、資源的瓶頸制約卻越來越嚴重。如何讓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伴隨以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
貫徹好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員工個人和企業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雖然公司對環保的資金投入日益加大,但是要做好環保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還要靠我們全體職工齊心協力,轉變理念,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基層工作做起,認真負責,將環境保護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