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臺三天連發霧霾預警 再現藍天不能只靠應急
1月14日,籠罩我國多地數日的霧霾天氣仍在持續,對交通運輸和公眾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各地各部門正在采取多方措施積極應對。然而,想要遠離霧霾,留住藍天,僅僅做好應急還不夠,治本之策讓人期待。
1月14日,中東部大范圍霧霾天氣還在持續,中央氣象臺連續第三天發布最高級別的霧霾黃色預警。
據預測,16日開始,中東部地區的霧霾天氣或將逐漸消散。然而,這場霧霾的影響和相關討論并未降溫。 【全文】
報告稱我國每年GDP因空氣污染折損1.2%
中國的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則高達3.8%。
《邁向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分析》報告昨日發布,提供了上述數據。該報告由國內外環境領域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及來自亞洲開發銀行的專業團隊聯合完成。
報告有關空氣污染的章節稱,中國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機動車數量以及工業的迅速擴張,導致空氣質量嚴重惡化,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系統產生了負面影響。【全文】
石化行業為驅散霧霾不懈努力
連續數日、大范圍的重度霧霾天氣,讓如何完善空氣質量備受關注。記者昨天采訪了解到,近幾年石油和化工行業除了通過結構調整降低生產過程的廢氣排放外,還通過推廣甲醇燃料、升級油品質量、發展煤化工產業等方式緩解大氣污染。
據專家介紹,近期重度污染天氣的元兇之一就是機動車尾氣排放。而近幾年石化行業大力推廣甲醇燃料已經使機動車尾氣中的污染物排放減少很多。 【全文】
高層說——
李克強談空氣污染治理:必須有所作為
中廣網北京1月15日消息(記者馮悅)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霧霾天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今天(15日)上午在出席會議時談及空氣污染治理問題。
他指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及時并如實向公眾公開了PM2.5的數據。積累問題是個長期過程,解決問題也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但是我們必須有所作為!我們一方面要加大環保執法和其他相關方面的工作力度,另一方提醒公眾加強自我防護。這件事需要樹立全民意識,需要全民參與,共同治理。
權威評論——
“霧霾天氣”肆虐不是“美麗中國”
近幾年,霧霾天氣在秋冬季并不少見,但像這幾天如此大規模且如此“極端”地發生,連專家都稱“不常見”。專家解釋稱,表面上看是這兩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氣溫有所回升……夜間輻射降溫幅度比較大,容易使得空氣達到飽和凝結,從而形成霧”,但“天災”背后其實是“人禍”所致,如此“極端”的污染過程,說明污染物的排放已經超過了環境自凈能力。
其實,對於生態問題,黨的“十八大”清晰地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比如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加劇,正因此,“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中央如此清晰地看到生態問題的嚴峻性并提出如此“美麗”的愿景,但是所有的政策意見都不應是一級又一級文件的“紙上傳達”,而應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是一種切切實實的具體行動。尤其重要的,是對地方官員考核體制機制之變。 【全文】
專家說——
空氣清污靠清源,一時一地急不得
驚人的霧霾污染,引發公眾的憂慮。在北京、天津和石家莊等中心城市,空氣指數連續三天跌至最差等級。1月14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華北地區和東北南部幾乎所有城市都有程度不同的空氣污染。
而令人失望的現實是:快速清理空氣污染,超出了現有科技的能力范圍。今天,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快速而有效治理霧霾污染的技術是他們研究的一個方向,但目前還沒有立竿見影的現成辦法。
國內發表的大氣污染和顆粒物治理方面的論文,基本上是治理污染源頭的各種手段,“即刻清潔空氣”的技術尚未見到。 【全文】
投資者說——
重度空氣污染帶來投資機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私募股權公司正在尋找在中國投資清潔技術公司的機會,特別是那些長遠來看可能有助于減少空氣污染的公司。
啟明創投(Qiming Ventures)的創始人瑞斯徹(Gary Rieschel)說,投資者發現與水處理和減排有關的某些清潔技術公司其估值回到了“更理性的水平”。他說,啟明創投正考慮投資一家水處理企業,但拒絕透露更多詳情。 【全文】
我國加快研發PM2.5監測儀器及采樣成套設備
最近幾天,北京PM2.5指數“爆表”,空氣質量持續六級“嚴重污染”,這對監測儀器提出了更高要求。1月10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環境大氣中細粒子(PM2.5)監測設備開發與應用”項目在北京啟動,將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PM2.5監測儀器及采樣成套設備;預計項目驗收后的3年內,年銷售額達1億元人民幣。
據有關資料,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任務中,496個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監測點位安裝的PM2.5設備,國產儀器僅占15%的份額。 【全文】
緊急對策——
環保部急令地方控污染減排放
環境保護部14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認真做好重污染天氣條件下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工作,切實加強大氣污染防控,努力減輕污染影響,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通知指出,今年1月1日以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全國74個重點監測城市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工作,及時發布PM2.5等監測數據,對于滿足公眾對環境質量知情權、防范污染危害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空氣質量監測結果和氣象預報分析,目前,我國華北、黃淮、江淮、江南等中東部地區出現的霧霾天氣仍在持續,多地遭受嚴重污染,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全文】
北京啟動重污染應對方案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為應對連續霧霾天氣造成的重度污染,北京市已經啟動了"重污染應對方案",其中包括學生減少戶外活動,工業企業進行污染物減排,工地停止土石方作業等。
北京的13個政府部門以及各區縣的政府已按照各自的職責制定了實施重污染日應急措施的實施方案并組織落實。其中,北京市教委要負責在重污染日組織中小學以及幼兒園減少或者是停止這種體育課以及課間操和其他的戶外活動;北京市經信委將會協調落實工業企業部門污染物減排的措施;北京住建委負責督促工地地方揚塵或者停止土石方的作業;北京市交管局將負責組織實施極重污染日公務車帶頭停駛措施。 【全文】
石家莊環保執法人員督導檢查重點企業
石家莊市工信局針對重污染企業實行限產問題,13日晚通知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中的12家重點排污企業,采取限產、停產等緊急應對措施,并要求限產企業最低降低30%的生產負荷,同時環保設施與生產的同步運行率保持在98%以上。昨日,為確保各企業污染治理措施正常運行,省會環保執法人員分為10組,對市區百余家重點企業進行了集中督導檢查。 【全文】
西安啟動空氣紫色預警 停駛三成公務用車
西安市全面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工作領導辦公室發出通知,啟動了空氣質量紫色預警應急響應方案。
西安市城管綜合執法局負責督促全市所有未采取濕法作業的拆遷工地全部停止施工;西安市市容園林局負責督促全市所有不具備沖洗條件的出土工地全部停止施工;西安市建委負責督促全市所有無防塵措施的內部倒土工地全部停止施工。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及西安市市政局、市房管局、市城(棚)改辦、市城投集團則負責督促所屬各類工地認真落實上述停工措施。
西安市環保局負責加強燃煤、石化等大氣類重點污染企業現場檢查,確保污染防治設施高效運轉,污染物達標排放。西安市公安局負責擴大無標車、黃標車禁行區域,禁止無標車、黃標車駛入三環以內區域。 【全文】